大江时评:透过“农交会”之窗,感知江西农产品“品牌力”
10月17日至19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农交会”)在天津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江西省组织133家企业参展。

农交会,素有农产品的“购物节”“嘉年华”之称。作为我国最具权威、极具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农业展会,本届盛会展销面积超10万平方米,汇聚4000家参展商、2.5万种参展品精彩亮相,成为观察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面镜子”。
农交会是农业发展的集中巡展。从湖北来凤的藤茶,到山东梁山的彩色小麦;从黑土地的绿色粮仓,到岭南的鲜果飘香……全国各地的“名特优新”农产品在这里同台亮相。江西作为农业大省,围绕“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这一主题,组织133家企业共展示展销农产品940款。其中,赣南脐橙、泰和乌鸡、万年贡米、全程追溯的南丰蜜橘等,一个个江西特色农产品备受好评。
农产品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连着乡村振兴。近年来,江西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禀赋,以“全域公用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母子品牌”发展矩阵为核心,重点推进“六个一批”农产品品牌建设,聚力打造唱响国内外的“赣字号”农产品品牌。太空育种的赣莲、香飘古今的赣茶、远销海外的赣南脐橙……截至目前,江西已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8281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当前,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选择已从“满足刚需”转向“追求价值”,品质认证、品牌辨识度成为发展的关键。为此,江西始终坚持以工业化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在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上狠下功夫,通过擦亮了江西农业品牌的“金字招牌”,让更多“土字号”“乡字号”农产品通过品牌化运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譬如,贴上“井冈山”牌的泰和乌鸡在香港高端超市走俏,年供应量达90吨,实现从“论斤卖”到“论只卖”的转变;贴上了“赣南硒品”品牌的咸鸭蛋、大米、饼干等,立马就有了“品牌溢价”。可以说,从“卖原料”转向“卖品牌”,由增产转向提质,品牌建设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引擎。
民以食为天,食以质为先。这场盛会,全国各地土特产如“群星闪耀”,不仅成为一场农产品展销的“大集”,更成为观察赣味农产品“出圈”的一个窗口,让人看到了一幅生机勃勃、热气腾腾的农业发展新图景。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必将推动更多农产品从“田间”走向“舌尖”、从“优品”变成“爆款”,最终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让乡村振兴的根基扎得更牢。
(江新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