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版权赋能,赣鄱文脉绽放时代华彩
10月16日至18日,以“数智引领未来,版权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山东青岛举办,集中展示全球版权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创新成果。这是一次交流的大会,也是一次展示的盛会,江西组团以图文视频、实物展示、互动体验、案例及表演等形式,全面展现江西版权保护的蓬勃活力。
十月的青岛,海风送爽,版博会汇聚了全球目光。在这场展示与交流的殿堂里,江西组团以丰硕的成果和生动的实践,向世界讲述了版权保护如何激活千年文脉、赋能创新发展的精彩故事,绘就了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保护与发展共进的壮丽画卷。
版权保护,绝非将文化遗产束之高阁,而是要让它们在时代的土壤中焕发新的生机。景德镇的探索堪称典范。从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的成立,到系统性提出陶瓷版画概念并发布国际标准,再到名家系列作品的全球首发,景德镇正用一方瓷土、一抹釉彩,将古老的陶瓷艺术推向国际版画艺术的前沿。当《釉见敦煌》的陶瓷版画律动出古今韵味,当坦桑尼亚的嘉宾为“泥土淬出山水”而惊叹,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版权赋能下,千年文脉焕发新生。可以看出,小写的china(瓷器),正在讲述大写的CHINA(中国)守正创新的精彩故事。
版权保护,为散落在赣鄱大地的民间瑰宝和“守艺人”们撑起了“保护伞”。版博会上,夏布绣的飞针走线、瑞昌竹编的指尖翻飞、抚州雕版印刷的墨香古韵、万安农民画的浓墨重彩……这些承载着乡愁记忆的非遗技艺,因版权的确认而获得了独一无二的“身份证”。这不仅是对创作者劳动的尊重,更是对其创新活力的激发。通过IP化、年轻化的路径,让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市场需求对接,夏布绣可以变得很“潮”,农民画也能化身“潮经济”。可以说,版权,让“守艺人”变成了“创富者”,让民间智慧在新时代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通途。
点石成金,让文化资源创造价值。万安县入选2025年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正是版权价值转化的最佳注脚。一张张质朴的农民画,通过版权登记明确了归属,通过创意设计衍生出丝巾、雨伞、文创礼盒等丰富形态。“公司+农民画家”的模式,不仅让画作本身产生价值,更带动了年产值超2000万元的产业和文旅融合的蓬勃发展。版权,在这里如同一个神奇的转换器,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将艺术创作力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真正实现了“保护一个、带动一片、激励一方”的良性循环。
版权赋能,赣鄱文脉绽放时代华彩。透过版博会这个窗口,我们看到,江西正以版权为纽带,将散落在赣鄱大地的文化珍珠串成价值连城的项链。我们期待,在版权阳光的照耀下,更多的文化种子能在这片红色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文化自信提供最生动的注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最深沉的力量。
(彭松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