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
“来,和我一起找找,下面哪张卡牌跟上面是一样的呢?”9月23日,永新县特殊教育学校孤独症资源教室内,在特教老师的指导下,两名孤独症学童通过多媒体情景互动系统,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孩子现在比以前开朗了,上课会积极回答问题。特别是今年以来,孩子多次跟我说,让我每天早点送他去学校。”看着孩子身上发生的点滴变化,家长曹某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曾经陈旧的设施焕然一新,孤独症儿童变得开朗,家长脸上绽放了笑容……这些变化的背后,离不开省政协的暖心助力。
该校现有学生179名,其中孤独症、智力障碍、多重残疾儿童占比超六成。一直以来,康复设施短缺、功能教室不足成为学校发展的痛点。“之前,学校一直用十多年前的老食堂作为培训场地,孤独症学童也没有专业的孤独症资源教室。”永新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李峰平说。
“今年5月初,在省政协的‘牵线’下,爱心企业东莞市以纯集团有限公司捐赠97.84万元善款,培训会议室、专业录播室和孤独症资源教室三间高标准功能室得以迅速建成并投入使用。”李峰平说,这些智能化功能室已经成为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
当日,一场永新县政协教育体育界别委员“看变化、听诉求、办实事”界别活动在县特殊教育学校举行。看到学校设施更完善了、笑声更多了,永新县政协委员、永新中学教师周俊明特别高兴。今年年初,针对学校缺乏就业教育课程的问题,周俊明撰写了相关提案,很快得到了响应。经过多方努力,学校不仅新增了面点制作、家政服务等实用课程,还计划引入洗车技能培训,用职业教育点亮“折翼天使”的未来。“有了一技之长,孩子们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周俊明说。
“一老一小”牵动千万家庭,是家事,更是民生大事。除了用心呵护“一小”,永新县政协还发挥政协委员专业优势,积极关爱“一老”,持续开展“送健康”进养老机构、进村组社区活动,免费开展义诊服务,助力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用心用情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
“阿姨,您哪里不舒服,我帮您看看……”记者在永新县社会福利中心看到,永新县政协组织十余名医药卫生界委员正为老人们现场问诊,让老人足不出户看上了“专家号”。
活动中,委员们详细询问老人病史,认真解答各类健康问题,并提出具体治疗建议及预防保健方案。委员们细心诊疗、热情服务,得到一致好评。“经常有委员来开展送健康活动,非常贴心。我在这里吃得好、睡得香,自己舒心,家人也放心。”76岁的颜细朵乐呵呵地说。
“把人民健康放在心上,把委员责任扛在肩上。”这是永新县政协委员、县总医院医生李兵权的履职心得。“作为一名医药卫生界委员,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深入‘一老一小’群体,用心用情为他们服务,是我的职责所在。”
本报全媒体记者 焦俊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