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乘风起 文旅绘新篇——省政协聚智献策赣鄱文旅“融湾”路

2025-10-22 05:06 阅读
江西日报

  江西与粤港澳大湾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商缘相连,深化文化旅游交流合作是推动对接融入的重要抓手。

  来赣游客数量快速增长、文化交流日趋活跃、产业合作不断深化……近年来,我省与粤港澳大湾区文旅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24年,广东到江西的游客达2920.5万人次,同比增长10.0%。

  为助力我省文旅深度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省政协将“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深化文化旅游交流合作”作为今年的协商议题,组织政协委员深入调研协商,积极建言献策。

  今年3至7月,省政协课题组先后到宜春、南昌、赣州、景德镇调研,并赴广东、广西学习考察,了解行业发展最新动态,积极对接委员、专家,就突破我省与大湾区文旅交流合作瓶颈,提出多个方面建议。

  “我省与大湾区文旅交流合作尚未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和高效对接平台,研判市场需求变化和重点游客群体不够,深耕大湾区的文旅龙头企业较少,打造差异化和IP化的文旅产品不多,支撑旅游的立体交通网络不完善……”省政协通过扎实调研,梳理的问题一针见血,得到委员们广泛认同。

  最近,省政协委员、香港江西社团(联谊)总会副主席胡雁忙着带领香港青少年在赣州市安远三百山景区开展研学游。她长期往返赣港两地,深切体会到赣港文旅合作潜力巨大。

  “江西深厚的红色、绿色、古色文化,对香港人有着巨大吸引力,但是,江西与大湾区文旅交流合作的深化文章还做得不够。”胡雁建议,江西应争取香港特区政府相关部门支持,推动香港高中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目考察路线扩容,将井冈山、景德镇、鄱阳湖等纳入其中,联合开发“红色寻根+绿色低碳+古色非遗”特色课程。

  近年来,赣商返乡投资热潮涌起,众多优质文旅项目在江西落地,为我省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省政协委员、江西省旅港同乡会会长陈成炉建议出台更多优惠政策,鼓励大湾区文旅企业来江西投资兴业,以文旅项目为纽带,推动两地在文旅领域深度合作。

  省政协委员、江西银彤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春荠从事文旅行业近30年,她建议支持我省文旅龙头企业深耕大湾区市场,“根据大湾区客源特点,指导我省企业精准策划线路产品,包括红色研学、生态康养度假、非遗体验线路等,推出优惠政策包。同时,支持我省企业与大湾区旅行社、文旅企业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发线路、共享客源信息、联合营销,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一条条真知灼见紧扣发展脉搏,一句句肺腑之言彰显责任担当,委员们的良言良策逐步转化为务实管用的真招实招。

  在深入调研、深度协商基础上,省政协课题组充分吸纳委员意见建议,形成《关于“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化文化旅游交流合作”的建议案》。

  针对缺乏常态化合作机制等问题,《建议案》提出,完善对接融入机制,拓展文旅交流合作平台;加强两地文旅部门联系互动,签署与大湾区文旅交流合作框架协议,协调解决资源互补、政策衔接等问题;推动重点景区、企业建立“点对点”联络机制,实行旅游线路联合开发、景区优惠联动等举措,推动文旅资源优势加速转化。

  针对文旅产品同质化问题,《建议案》提出,推进文旅产品创新,更好满足大湾区游客需求。面向高净值客群,定制“稀缺资源+专属服务”高端产品;面向青少年客群,打造“沉浸式研学+潮玩体验”产业链;面向老年客群,构建“慢养旅居+文化疗愈”服务体系。

  精准发力,落地有声。“《建议案》见解独到,分析透彻,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采纳省政协意见建议,在增加差异化文旅产品供给、畅通文旅市场对接渠道、推动文旅产业深度协同等方面持续发力,推进我省与大湾区文旅交流合作迈向新高度。”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全媒体记者 焦俊杰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