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又年轻,非遗里的青春

2025-10-22 15:31 阅读
江西日报

  提起非遗,你是不是总想起博物馆展柜里的老物件?或是老匠人布满厚茧、握着传统工具的手?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守艺人”正在打破这种固有印象。他们用行动证明:传统从未老去,它只是需要更多青春的面孔,以当代的方式,继续讲述那些穿越时空的文化传奇。

  在木纹里“读”懂古戏台

  清晨六点多,乐平市陈氏古建的厂房里,21岁的程德谱已经开始工作了。他是一名古戏台雕刻师,今天雕的是龙纹木雕。

  随着木屑簌簌落下,木头上凹凸的纹路逐渐显现出清晰的图案。“当把一块木头雕成漂亮的图案时,我觉得花再多的时间也值得。”这名青年工匠已经学习古戏台营造技艺3年了。

  刚当学徒时,师傅只让他在一块废木头上反复刻直线,都刻到手腕发酸,连筷子都握不稳。现在不一样了,他能独立雕出完整的图案,左手扶木,右手运刀,不出半天时间,木头上的花鸟鱼虫就显了形。“你看这朵牡丹,花瓣得刻出层次感,才像戏台上演的‘富贵图’。”他指着方木,眼里亮闪闪的。

  程德谱的舅舅陈乐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戏台营造技艺的传承人。小时候,程德谱总蹲在舅舅搭建的戏台旁,仰着头看那些斗拱、飞檐,心里满是疑惑:“这么大的戏台,没钉子怎么拼起来?”如今自己握起刻刀,才懂那些木头里藏的玄机。那一榫一卯、一刀一刻,都是老祖宗刻在木头上的文化和智慧。

  前不久,他专门报班学习CAD制图和3D建模。电脑屏幕上,古戏台的飞檐能被拆解成一个个零件。“以前老图纸只有行家能看懂,现在年轻人点开模型,就知道戏台怎么搭。”他边说边用鼠标点击,古戏台的模型跟着旋转,千年的巧思呈现在眼前。

  在乐平古戏台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前辈的雕刻作品,程德谱路过时总要进去看一会儿。他坚信,他的刀锋会继续在这门传统技艺里深耕,做以木载道的守艺者。

  金银片上“錾”吉祥

  在抚州市临川区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的金银錾刻工坊里,随着周巧荣的錾子有规律地敲击,银制酒杯上的鱼子纹均匀分布,为器物增添了华丽与璀璨。

  《说文》中有言:“錾,小凿也。从金,从斩,斩亦声。”錾刻是一门利用金、银、铜等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发展而来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历史悠久,独具特色。

  90后周巧荣,初遇临川金银錾刻便被那些美丽的錾刻花纹俘获了心神。从一块普通的金属材料蝶变为一件雅致的艺术品,需经历选料、熔化、锤击等9道工序的淬炼。“先在火里烧软,再用锤子敲出初形,最后拿錾子一点点刻,非常考验耐心和匠心。”周巧荣说。

  临川金银錾刻自清朝时期起便已存在,到晚清民国时期达到鼎盛。缠枝纹象征生生不息,鸳鸯代表美好姻缘,老匠人把吉祥寓意都錾在了银器上。这门手艺苦,愿意学的年轻人少,可周巧荣却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坚守不易,年轻的周巧荣却心比金坚。“这么好的技艺如果没人传承,实在是太可惜了。虽然学习金银錾刻是个长期过程,但我相信自己能坚持下去,还能把它传授给更多人。”

  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来工坊体验錾刻。有学生握着錾子,手一抖敲歪了,周巧荣就握着他们的手教,冰冷的金银片在年轻人手里慢慢有了温度,有人刻小莲花,有人錾平安纹。“他们带走的不只是银饰,更是愿意了解这门手艺的心。”周巧荣笑着说。曾经寂寥的技艺,就这样在公众的亲身体验中,孕育出滚烫的新生力量。

  夏布上“绣”青春

  新余夏布绣博物馆里,00后绣娘胡琼的绣针穿过夏布,手指轻轻捻线,生怕错了一针。

  2021年读大学时,胡琼第一次见到夏布绣,便爱上了这项非遗技艺。夏布的纹理粗粝,绣线却能在上面绣出山水、花鸟,呈现出水墨丹青般的效果。“当时就觉得,这就是我想做的事。”可父母不支持,总说绣活儿养不活自己,让她找份稳定工作。

  那两年,胡琼一直想着学习夏布绣。今年年初,她横下心辞去工作,来到博物馆拜师:“我想学夏布绣,不想留遗憾。”

  现在,博物馆里像胡琼这样的00后绣娘有十多个。她们凑在一起时,常会讨论怎么把流行元素绣进夏布。有人想绣小雏菊,有人想尝试卡通图案。前不久拉布布火爆出圈,博物馆也紧跟热点,展出了戴着夏布绣传统童帽、围着绣有小莲花围嘴儿的拉布布。这一创新举措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让夏布绣这门古老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

  “能有一件自己喜欢且能坚持做的事,特别难得。”胡琼一边说着,一边让绣针穿过夏布,丝线在布上织出美丽的图案。

  时光总爱把非遗的故事藏在细碎的纹路里。这些90后、00后没说什么传承的大道理,只是握着工具时格外认真。他们知道,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旧物,而是能跟着青春一起“生长”的生命力。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 芳 实习生 黄 涛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