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智能与再生康复学分会第四次学术大会隆重召开

2025-10-22 17:24 阅读
大江新闻

  大江新闻讯 10月18日,由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主办、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承办的“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智能与再生康复学分会第四次学术大会”在南昌隆重开幕。本次会议为期三天,国内康复医学领域的顶尖专家与学者齐聚江西南昌,共同分享与探讨智能康复、再生医学等前沿领域的最新进展与临床实践。

  北京协和医学院赵春华院士,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康复医院院长罗军,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陈作兵,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院副院长胡东霞、谢洪武,赣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邵银进,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宓士军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王大明主任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谢洪武主持。

  罗军教授作为本次大会主席致辞。他深刻剖析了当前“智能康复神经再生”领域的发展态势与面临的挑战,并立足省级顶尖医院的使命担当,清晰描绘了未来五年康复建设的重点方向与实施路径。

  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智能与再生康复学分会主任委员胡东霞代表学会对远道而来传经送宝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诚挚谢意,对踊跃参会的全体委员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智能康复”不仅代表着康复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更是医工交叉融合的生动实践,它以其独特的创新思维,正在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与壁垒。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智能与再生康复学分会将始终致力于打造一个“启迪智慧、凝聚共识、促进创新”的高水平学术平台,以智慧康复造福赣鄱百姓。

  会议现场,学术交流气氛热烈。赵春华院士首先就《AI赋能细胞医药临床转化应用研究》展开阐述,揭示了人工智能在推动再生医学临床应用方面的巨大潜力;陈作兵教授则分享了《内脏康复技术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为这一相对新兴的康复领域提供了系统性的建设思路;罗军教授重点报告了《基于神经调控的智能化康复辅具的研发及应用》,集中展示了该院在将前沿神经科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开发新一代智能康复设备方面的突破性工作;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宓士军教授带来了《超声可视化针刀诊疗的优势病种——掌腱膜挛缩症超声可视化针刀临床应用》的专题报告,详细阐述了超声可视化技术如何赋能传统针刀疗法,实现精准、微创的诊疗效果,为该疑难病症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王大明教授分享了《医学AI康复应用浙一经验》,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临床康复场景深度融合,系统总结了浙大一院在智能化康复评估、治疗决策及预后预测方面的一套成熟、可推广的实践模式,为同行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与此同时,多位专家聚焦智能化康复技术与设备的研发与应用。议题涵盖基于神经调控的智能化康复辅具、脑机接口技术在神经康复中的前景、VR在脑卒中康复中的策略应用,以及可穿戴设备在心脏康复中的实践等,充分展示了“智能”技术与康复医学深度融合的广阔前景。

  在传统技术与现代科技结合方面,专家们也展示了创新成果,如超声可视化针刀诊疗掌腱膜挛缩症、针刀技术与现代康复的融合,以及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可视化微创技术在周围神经损伤治疗中的应用等,为康复诊疗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解决方案。

  大会秉持“西医强基础、中医显优势、智能创新路”的先进理念,以“智能康复,神经再生”为主题,致力于构建跨学科融合的康复医学新范式。会议深入探讨了“智能技术+康复医学”所催生的新质生产力,通过智慧赋能的创新实践,为现代康复医疗体系的技术变革、模式创新和学科建设开辟了新赛道。同时,来自江西省内各地市医院,如江西省人民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南昌市第一医院、南昌市洪都中医院的专家们也积极参与分享,展现了江西省在康复医学领域的蓬勃发展。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