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体会两岸一脉亲缘——2025“媒眼赣鄱·风景独好”两岸新媒体交流活动侧记
近日,2025“媒眼赣鄱·风景独好”两岸新媒体交流活动在江西举行。来自海峡两岸近20名媒体从业者相聚赣鄱大地,通过镜头与笔触,记录江西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与发展之势。一路走访,他们在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过程中,体会着两岸文化的深厚渊源。
江右书院甲天下,江西自古文风昌盛。漫步白鹭洲书院,古木参天、书声犹在。来自台湾的自媒体人李庄感慨地说:“踏上白鹭洲,才真切体会到‘三千进士冠华夏’的深意。”得知江西书院数量居全国之最,现存学堂、书院类不可移动文物达190处,她由衷赞叹:“江西书院文化的繁盛,让人真切感受到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力量。”
一路向西,不多时便抵达钓源古村。石板青砖、古樟香檀,赣派建筑错落有致,处处透着历史的纵深感。台湾新媒体人、高校教师刘奕伶举起手机,不停地拍摄记录。“我觉得生活在江西的乡村比在城市更有趣。”刘奕伶感叹道,漫步古村,她发现传统建筑与咖啡馆、面包店等新业态相映成趣,古韵与现代在此交融。“我一定要剪一个短视频发到社交平台上,让台湾的朋友看看,他们一定会喜欢这样的地方。”刘奕伶笑着说。
“这次我们邀请了许多自媒体人,他们会讲、会拍,让更多台湾同胞能够通过他们的镜头,看到一个鲜活、立体的江西。”省台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关心的不仅是“来看看”,更在思考如何拉近两岸之间的心理距离,将大陆的人文风貌与两岸之间的文化联系传递给更多台湾朋友。
此行,赣州市赣县区的客家文化城成为他们了解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软糯的艾米果、醇厚的客家擂茶……这里的传统美食让大家一饱口福,而舞台上的客家戏曲表演更是引人入胜,欢声笑语、掌声不断,气氛热烈而融洽。
“在台湾,我们家也有制作擂茶的传统,今天来到这里,我真正感受到了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台湾青年刘世鑫自豪地表示,很多客家习俗在台湾也有,他就是客家人,但在这里的亲身体验,让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两岸文化的紧密联系,也让他意识到,文化的传承不仅体现在饮食和习俗的相似上,更在生活中的每一细节里体现出情感共鸣。
在台湾自媒体人石圣龙的眼中,大陆的产业充满了“智能”气息,令他耳目一新。
“没想到大陆的制造业技术已经强大到这种程度。”在赣州A家家居的生产车间里,石圣龙亲眼见证了机械臂高效、精准地操作,家居弹簧精密成型、工业4.0智能生产线等先进制造工艺,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近年来,江西加快推进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着力支持台企发展。在赣州产业园,台企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无论是高新技术产业还是传统制造业,智慧工厂层出不穷,逐步打造出台商集聚、台籍人才汇聚的新高地。
“大陆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大、产业链完整,这为台湾同胞打开了机遇之门。”石圣龙感叹道,除了技术层面的突破,对台企的政策支持和帮助也让他深刻感受到“两岸一家亲”的深远意义。
“多谢一路照看,欢迎来台湾玩。”“我非常希望台湾的朋友能够到这里看看,让他们知道江西有多好。”“两岸永远是一家。”……在分别之际,台湾媒体人纷纷感慨。这5天的交流中,他们一路走、一路看,不时交流心得,深深感受到江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大陆同胞的热情友好。来到江西,他们不仅爱上了这片土地,更深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联结两岸的独特魅力。
吴雅雯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政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