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座城到一个村 江西地名文化“活”起来了
大江新闻讯 全媒体记者刘文琴报道:江西拥有深厚的地名文化底蕴,从一座城到一个村,每个地名都可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人文佳话。10月22日,记者从“辉煌‘十四五’‘赣’出新精彩”系列新闻发布会获悉,“十四五”以来,江西省民政厅通过深入挖掘、规范发展、有效提升和广泛宣传等工作,系统推进赣鄱地名文化的保护与利用,助力文化强省建设,成效显著。

2022年5月16日,江西省遂川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在散发宣传单,向过往市民宣传《地名管理条例》。(视觉江西肖远泮肖斌摄)
深入挖掘,让地名文化“有据可查”。江西结合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注重从文学著作、历史事件与典故等资料中收集整理老地名、历史地名,并建立了地名命名、更名采词库。目前已推出《江西政区地名的古往今来》《赣南地名大观》《城南旧事》等地名文化成果,先后拍摄红色地名、诗意地名等视频200余部,编制出版各类地名图书130余册,为地名文化保护奠定了坚实资源基础。
规范发展,让地名文化“有法可依”。新修订的《江西省地名管理办法》首次将地名文化建设纳入立法范畴,制定地名文化遗产鉴定规范地方标准,完善本省地名文化保护规范体系。通过开展地名文化保护三年行动,全省已评选鉴定古城、古县、古镇、古村及红色地名等省级地名文化遗产669个。今年正在开展第三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评选鉴定工作,旨在更好地承载文脉、守护乡愁。
活化利用,让地名文化“有景可看”。江西创新实施历史地名“复活”行动,优先恢复使用城乡建设过程中已消失或濒临消失的特色老地名。同时,通过“乡村著名行动”新增地名9235个,采集上图乡村地名和兴趣点3.4万余条,不断织密乡村地名服务网。各地积极探索“地名+产业”“地名+旅游”等模式,让地名活起来、火起来,有效赋能区域经济发展。
广泛宣传,让地名文化“有声有色”。全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建设,已组织开展地名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624场次。“景德镇地名小讲师”“上饶地名大会”等特色主题活动观看人数超千万,一批接地气的地名文化视频号用乡音乡情讲述地名故事,显著提升了地名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