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同心见证人间温暖,大江新闻带您走进锦旗背后的故事

2025-10-23 17:16 阅读
大江新闻

  大江新闻讯 全媒体记者杜宇蔚报道:在江西省胸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病房中,医务人员隔三岔五就能收到患者或家属送来的锦旗。每一面熠熠生辉的锦旗背后,都见证着人间温暖事,闪耀着医患动人情。纸短情长,字字滚烫。大江新闻带您走进江西省胸科医院那些锦旗背后的故事。

  巧手破障通闭塞,仁心护航获安康

  患者程先生一年前因食管恶性肿瘤接受手术,术后又经历了多次放化疗及免疫治疗。一个月前,他因出现胸闷症状,在当地医院治疗,后病情加重,伴有右上肢肿胀、胸壁静脉曲张。为寻求进一步治疗,他于近期转入江西省胸科医院介入血管科。

  入院时,程先生颜面部及右上肢肿胀明显,声音嘶哑,胸闷不适,情况十分危急。接诊后,介入血管科团队十分重视,迅速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上腔静脉综合征。经过周密的术前讨论和评估,决定为其实施上腔静脉支架置入术。

  术中,在团队的配合下,介入血管科主任医师、副主任许玉华经右股静脉置入股静脉鞘,在造影显示的辅助下,送入支架释放系统,精准放至上腔静脉狭窄段,并用球囊充分扩张,造影显示上腔静脉血流通畅,最后拔出鞘管,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医护使用抗凝药物与止痛药物进行后续治疗。术后几日,程先生颜面部及上肢肿胀即见明显消退,精神状态日益好转,他欣喜地表示胸闷症状已大为缓解。在科室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与护理下,程先生康复进程顺利,最终满意出院。

  出院之际,程先生与家属将一面锦旗送至介入血管科,对科室医护人员的专业精神与精心照料表示高度认可和诚挚感谢。

  结脑复发情况危急,同心守护助其康复

  刘先生一年前因结核性脑膜炎在江西省胸科医院治疗,但出院后未遵医嘱按时服药。两个多月前,他感觉身体不适,独自来到该院神经内科复诊。然而,就在他刚下电梯,前往诊室途中,突然眼前一黑,身体摇晃,险些栽倒在地。

  危急时刻,一名恰巧路过的护士迅速冲上前将他稳稳扶住,她立即指挥同事合力将其抬上平车,自己则以最快速度奔向医生办公室呼救:“快来人,有患者突发神志模糊!”

  医院主治医师杨乐立即评估病情,考虑为结核性脑膜炎复发,颅高压导致意识障碍,如若控制不佳,随时会有脑疝风险。他立即将刘先生安排至神经内科监护室,进行腰穿术,缓解颅高压。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副主任叶琳根据刘先生病史、影像、药物浓度、脑脊液化验结果组织科室讨论,调整诊疗方案,在团队的努力下,刘先生很快脱离了生命危险。

  经过系统治疗,刘先生的病情逐步好转。住院期间,神经内科团队根据他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在刘先生因不适产生焦虑时,给予必要的关怀与疏导。经过58天的治疗与护理,刘先生的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达到了出院标准。

  出院之际,刘先生特意定制了一面锦旗,亲手送到护士站,这面锦旗,不仅是对住院期间医务人员辛勤付出的真诚感谢,更是对神经内科团队所展现出的高度责任心与卓越专业素养的充分肯定。

  身患多疾情况危,仁心仁术助康复

  几个月前,75岁的朱爷爷因“肢体抖动、发热”,从外院转入江西省胸科医院神经内科治疗。

  入院后,该院神经内科团队结合朱爷爷病史、影像、多项检查结果,对朱爷爷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确诊患有症状性癫痫、活动性肺结核、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并处于脑梗死恢复期。因其身患多系统复杂疾病,病情极为严重,神经内科团队立即综合分析,为朱爷爷量身定做个体化治疗方案。

  住院期间,朱爷爷突发胸闷、伴随心悸,急查心电图提示危急值:房颤伴快速心室率。

  当时朱爷爷口唇紫绀、呼吸急促,心电监测显示指脉氧为80%(吸氧2L/min状态下),血压85/45mmHg,心率达180次/分,情况十分危急。

  张丽婷副主任医师与责任护士迅速给予朱爷爷吸氧,并予控制心率,改善循环、升血压,同时应用抗炎解痉等治疗。约十分钟后,朱爷爷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

  在后续治疗中,朱爷爷曾多次出现夜间发热及抽搐症状,神经内科团队密切关注其病情变化及心理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在家属焦灼时给予温和解释,用朴实而又暖心的话让他们安心。在团队日复一日的努力下,朱爷爷身体日渐好转。

  出院时,朱爷爷家属特意送来感谢信,对神经内科团队及张丽婷副主任医师精湛的医术与耐心温暖的服务表达了由衷的感谢与肯定。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