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市礼林镇桥矿社区党支部 :“三化融合”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大江新闻讯 近年来,乐平市礼林镇桥矿社区党支部聚焦社区居民需求,针对流动党员“管理难、学习散、作用弱”等问题,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新路径,通过“纳联、纳学、纳管”三维协同发力,推动流动党员实现“有家、有学、有为”。
桥矿社区现有户籍人口2167人,其中在册党员128人,大多集中安置在乐平南家苑小区且以留守老人为主。原矿区老干部虽然党性强,但普遍年龄偏大。大多数年轻人为谋生涌向全国各地,造成新发展的党员难联系。针对此现状,社区党支部对症下药,采取系列有效措施,有效破解了党员教育管理难题。
一是规范化纳联,让流动党员“找得到家”。社区党支部坚持把精准摸排作为流动党员管理的基础环节,定期组织集中摸底排查,多渠道掌握流动党员流动去向、从业状况等关键信息,并建立了流动党员工作生活服务群,持续强化沟通联系,确保流动党员“双脚走全国,风筝不断线”,实现流动党员去向可查、状态可知、轨迹可溯。针对连续6个月不能参加组织生活的,督促其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同时流出地党组织采取会商方式与流入地党组织协商沟通,及时将流动党员纳入党建信息化平台流动党员管理系统进行动态管理。并且定期制定季度走访老弱病残老党员工作计划,设立党员联系点和活动场所,方便老党员“找到家”。

二是精细化纳学,让流动党员“感受温暖”。针对流动党员教育难覆盖问题,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双线联动”工作机制,线下压实支部委员包联责任,线上依托流动党员微信平台,及时开展送学上门,并与南家苑社区党支部搭建共建共享活动平台,共同掌握流动党员的思想、生活和工作状况。同时,夯实流入地、流出地党组织“双联双管”责任,最大限度地把各类流动党员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中。
三是常态化纳管,让流动党员“能显作为”。构建双向共管模式,针对流出党员,建立原籍党组织与流入地党组织“双向对接、协同共管”机制,引导其就近就便参加流入地民主评议、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优化精准服务体系,推行“暖心关怀+赋能支持”双轮驱动服务模式,梳理流动党员需求清单,协调解决子女入学、就业创业、社保医保等问题12个,开展节日关怀慰问活动2次。同时,搭建党员作用发挥平台,引导党员主动亮身份、践承诺、作贡献,组织参与消防隐患排查、环境整治、助老帮扶等志愿服务4场,服务群众58人次。依托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引进人才发展生态种养,助力社区与前鲍坞头村共建。三年来,对于群众反映突出的如厕难问题,对校前区聚居点3个公厕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针对桥头丘中学路灯安全隐患,党支部落实专人负责路灯维护巡查,发现故障及时维修排除故障,确保学生晚自习后放学路上的安全。
接下来,桥矿社区党支部将持续深化“纳联、纳学、纳管”三维工作模式,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精准度、服务力和实效性上再下工夫,以党建引领持续办好社区环境整治、民生设施完善等实事,为社区治理提质增效注入更强红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