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热爱,所以奔赴
景德镇,是地名,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云朵慢慢镶上金环,在西边投下斑斓。晚风吹拂,华灯摇曳,高挂的彩色布幡跳起了探戈。陶溪川又迎来了一天当中最热闹的时候。
与此前不同,这次春秋大集的活动主场,迁到了为民瓷厂。10月17日,与之临近的,也是大集入口处的杼所广场,早已人山人海,而最先映入游客眼帘的,是一辆辆创意满满的艺术花车:
将几辆废弃三轮车焊成“龙”的形状,以渔网、船板等加以装饰,再恰到好处地添置灯光,“大龙车”就这么从家乡泉州出发,游历各地。如今,她化身出海归来的浔埔姑娘,头簪花围,驻场陶溪川。“簪花大龙”的“邻居”是“凸凸船”,金属质感的朋克、未来想象的赛博、明亮色彩的撞击,让这辆艺术花车从内至外,都贴上了“非基础款”的标签。还有“齐天大圣”“新武松打虎车”“Evan号”……各有各的奇特与新颖。
移步,《物质:被束缚的能量》《“时间的河流”日本现代陶艺巨匠展》等艺术大展,目不暇接。再移步,毛利战舞、俄罗斯舞蹈团、侗族大歌、彝族歌谣等16支表演队伍,轮番上演精彩好戏。若来得巧,还能赶上“上镇踏歌”,连续三天,“火神之歌”“花神之约”“海神之梦”巡游演出,有夜的狂欢,还有篝火飞花、气球水雾的浪漫。
看花车,看展览,看演出,饱了眼福,还能动动手过把瘾,逛大集,买佳作,做手工。是的,“没有人可以空着手离开景德镇”。
春秋大集的国际艺术家区,有个摊主来自泰国,叫Nopkamon。她扎着几何图形头巾,着一件白色衬衫,向路过的游客热情打招呼:“Hello!”Nopkamon在泰国有个工作室LMLM,这次来景德镇,她特意手工制作了一批杯碟,草绿、靛青、深蓝等纯色配以花草纹理,实用又美观,摊前还细心地摆了张由中文、英文、泰文组成的贴示,“手工陶瓷餐具,可微波”。
不远处,是苗族大姐依慧的刺绣摊。平日里,她和妈妈在老家一边带孩子,一边做些刺绣活。每逢陶溪川大集,她便赶来摆摊。采用当地蜡染技艺,将棉麻布料洇染出有淡有浓的渐变纹理,辅以细针刺绣贴花,最后做成一件件简约雅致的耳坠、项链、胸针等饰品,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
“为什么来景德镇?”
“因为它值得来!”
“手会老,但指纹的温度不会变。”在陶溪川,像Nopkamon、依慧大姐这样摆摊的手作艺术家,还有1000多名。他们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或是守着老技艺打出新花样,或是将东方河流与世界星图汇合,或是从民族风情里盛开时代之花。他们都用自己的双手,搓揉出了独属自己的、生命的形状。
在首届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大会暨景德镇大奖的颁奖晚会上,获奖者们纷纷告白景德镇,诉说着脚下这片土地带给他们的惊喜与感动。
“孤独的坚持是有价值的。站在这里,我想起了反复烧制陶瓷直到天亮的那些瞬间。我在迷茫中摸索,承受了太多不确定性,才终于等来一个完整的声音。希望未来我能继续保持这份对世界的追问与好奇,用创作去探索。”“感谢这座伟大的城市,千年窑火不断。从1998年开始,求学工作、安身立命于此,它记录了我的生命历程和生命体验。景德镇是国际的,激励着我们传承景德镇文脉,继续发扬中国陶瓷艺术的荣光。”“我来到这个城市已经12年,我接触陶瓷也已经12年……历史上,欧洲的城市被中国陶瓷魅力所吸引,他们会用各自的陶土模仿中国瓷器。世界人民通过陶瓷这种技艺,把不同文化、不同审美连接到一起,我相信这就是手工艺的魅力。”
因为热爱,所以奔赴。
因为热爱那“看似易碎,却比金石更能抵抗时间”的艺术美,热爱那未知却无限期待的“窑变”般生命体验,热爱把手伸进历史长河拨动大地之弦的创意创造,所以千千万万的他们与我们,一起相约在了这座“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景德镇。
□ 万芸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