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浸润庐陵 实践点亮希望——吉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探索走笔

2025-10-24 09:25 阅读
江西日报

  一场场阅读活动让留守儿童自信表达,一支支大学生支教队伍深入乡村课堂,一座座农家书屋变身文明实践前沿阵地……近年来,吉安县坚持以“文明实践为民、惠民、利民”为导向,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目前,全县60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获评省级星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年均开展活动1.5万余场,惠及群众近30万人次,打造出“文明·阅享汇”“万名大学生进千站”“农家书屋+文明实践”等一批具有辨识度的品牌项目。

  书香舞台 童声愈发响亮

  “如果你变成大风,我就变成马戏团里的空中飞人。”8岁的肖亦瑾站在“文明·阅享汇”舞台上,声情并茂地讲述《逃家小兔》的故事。从第一次紧张得说不出话,到第三次自信迎接掌声,她的变化正是该项目成效的一个缩影。

  “我们不想教孩子‘完美表达’,而是引导他们慢慢‘敢说’。”庐陵书房负责人肖海西表示。“文明·阅享汇”项目依托庐陵书房,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协同”模式运营,整合专业团队策划主题活动,推出“亲子阅读”“非遗体验”“好人故事会”等系列活动,并设立“文明书单”推荐区,推出“点单式服务”,满足留守儿童、老年人等群体需求。目前,该项目已开展主题活动50余场,服务群众超4000人次。

  吉安县以“文明·阅享汇”为载体,推动“文明实践+阅读”深度融合。通过主题化策划、社会化运营、多元化互动,打造“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文明实践场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

  学子下乡 温暖乡村课堂

  “虽然只相处了两个多星期,但我把她当作朋友,而不只是孩子。”临别之际,来自天津师范大学的支教志愿者杨婧谈起学生周佳琪时,语气中满是感动。

  在登龙乡巷口村支教期间,杨婧通过调整教学方式、鼓励孩子们参与互动,逐渐打开了许多内向学生的心扉。而她的学生周佳琪,常常在课后为老师写贺卡,即便因照顾奶奶缺课,仍托同学带来。这种“双向奔赴”,为“万名大学生进千站”行动写下了温暖的注脚。

  吉安县积极开展“大学生文明实践暑期行”行动,推动高校资源下沉基层,组织大学生进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支教、科普等活动,并通过“结对+点单”“线下+线上”等机制,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目前,全县已有千余名大学生参与文明实践活动,覆盖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困难家庭等多类群体,有效为基层服务注入青春活力。

  农家书屋 蕴藏文明能量

  “防溺水要注意什么?”“能不能独自去河边?”在固江镇红星村农家书屋,一场防溺水文明实践课正在开展。农家书屋管理员王大涛一边发放宣传册,一边通过问答互动加深孩子们的理解。

  “每期活动,小朋友们都热情满满。”王大涛说,“我们把阅读与文明实践结合,开展防溺水、红色基因传承等活动,让孩子在书屋里学知识、长见识。”

  吉安县大力推进“农家书屋+文明实践”融合模式,将书屋作为政策宣讲、儿童关爱、文化传承的前沿阵地。通过整合志愿者、教师、退休干部等资源,开展主题阅读、安全课堂、非遗体验等活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县农家书屋覆盖所有行政村,暑期累计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超300场。

  李程仁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