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南城智慧中药房让中医药服务触手可及 良药不苦等 煎好送到家(图)
“叮!您的中药已送达,请核对签收。”10月16日,在于都县城,居民张其辉刚从配送员手中接过温热的袋装中药液,便习惯性地打开手机小程序——屏幕上,药材溯源信息、煎煮温度曲线清晰可见。“以前熬药得守着炉子,稍不注意就糊了,现在当天开方当天袋装中药液就能送到家。”张其辉高兴地告诉记者。
工作人员在操控智能煎药机。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章保摄
这份便捷,源于于都县2023年投用的智慧共享中药房。记者走进中药房,淡淡的药香萦绕鼻尖,却不见传统药壶与明火。透过玻璃窗,只见48台智能煎药机有序运转,机械臂轻提药斗、精准抓取,药材称重误差控制在0.1克内;水流与热量按预设程序注入,从调剂到煎煮,全流程数字化把控。“人工煎药受火候影响大,智能设备能保证每一副汤剂药效统一。”药房负责人郭平介绍,目前智慧共享中药房日均处理处方500张,二期扩容后日均处理处方将达1200余张,服务范围将从全县“当日达”延伸至赣州周边“次日达”。
在于都县人民医院药房,患者王先民拿着药单算起账:“以前一盒降压药35元,现在只要21元,一年能省不少!”这得益于该县组建的“县域中心药房”——统一35家医疗机构药品目录、集中议价采购,44种常用药平均降价42%,慢性病用药降幅最大。智能审方系统成“守门人”,实时拦截不合理处方,处方合格率从74.45%提升至95%。
相较于都县聚焦民生痛点,位于南城县的江西同善堂则着力推动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作为历史上“药不过建昌不灵”的南方药帮,建昌帮在数字化时代焕发新生。流淌着“建昌帮”千年血脉的江西同善堂,近年来抢抓“互联网+中医药服务”改革试点机遇,打造智慧药房生产车间,让古老技艺插上科技翅膀。
10月15日,记者走进江西同善堂智慧药房生产车间,只见现代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中控室显示屏上,生产状态、工艺参数等数据一目了然。江西同善堂药业智慧中药房负责人周晓珍介绍,作为“互联网+中医药服务”改革试点,同善堂已与177家公立医疗机构合作,为基层社区(乡村)群众提供中医诊疗、饮片煎煮、送药上门等一站式中医药服务。
“我们打造了城市4小时、乡镇8小时的配送服务圈。”周晓珍表示,自2021年3月运营以来,已接收处方超30万张,服务范围从抚州拓展至上海、江苏等地,与182家医疗机构达成合作。这套智慧中药房系统还入选《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4年版)》,成为全国唯一入选的“智慧药房类”产品。科技赋能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兴旺带动农民增收。目前南城县已建成6.85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带动15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超2万元。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章保 郭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