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江西平安建设成绩瞩目 群众安全感升至99.2%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杨文超)“十四五”以来,刑事案件立案数、治安案件立案数与“十三五”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8.8%、36.7%;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下降63.2%、53.2%;公众安全感保持在98%以上……10月23日,记者从“辉煌‘十四五’ ‘赣’出新精彩”系列新闻发布会之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江西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江西已连续19年获评全国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评优秀省。
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9个
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方面,江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十四五”期间,江西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9个、恶势力犯罪组织24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304人,抓获“漏网之鱼”逃犯325名,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1091件1322人。为经济社会发展扫清了障碍。
此外,江西还严打群众深恶痛绝的电诈案件。电诈案件立案数、损失数、涉诈“两卡”线索数、资金预后被骗率均连续3年下降。破获毒品刑事案件9000余起、缴获毒品1500余千克,破获盗抢案件8.8万起、追缴赃款赃物6.4亿元,侦破食品、药品、知识产权及环境领域案件6000余起,侦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790余起。
面对涉众型经济犯罪和洗钱犯罪,江西打出组合拳:立洗钱领域犯罪案件180余起,立金融领域犯罪案件16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00余人,聚集式传销得到全面遏制,有效防范金融领域风险,此外,还分别立涉黄案件2.8万起、涉赌案件8.4万起,有效净化社会治安环境。群众安全感由2021年的98.5%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99.2%。
建成1851个省市县乡四级综治中心
平安不仅体现在打击破案,还在于基层治理创新。江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成省市县乡四级综治中心1851个、建成率达100%,2500余个职能单位、2800余名调解专家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入驻100个县级综治中心,让人民群众“最多跑一地”化解矛盾纠纷,90%以上的矛盾问题在乡、村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在此基础上,江西省还加大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实施困难群众临时救助73万余人次,发放就业补助资金公益性岗位补贴21亿元。同时,组织省平安建设责任单位挂点帮扶119个县(市、区)、开发区平安建设,带动省市县三级1.2万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58.6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建成民事民议的群众自治组织2万余个,培育平安类社会组织6500余个、35万余人,267万余名平安志愿者、85万余名“法律明白人”、7.6万余名专职网格员活跃在平安建设基层一线。
建成智能安防小区12211个
“十四五”以来,江西建成智能安防小区12211个,智能安防小区2024年入室盗窃、高空抛物等案件数量较2021年下降66.8%。持续深化联防联控、警力下沉,有序推进“一村(格)一义警”和警务室规范化建设,设立警务室7481个,基本实现全覆盖。
在安全生产方面,江西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8.3万条,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与“十三五”同期相比分别下降63.2%、53.2%。强化公共消防安全保障,新增城市消防站110个、市政消火栓5万余个,新建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328支。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及周边巡逻防控,部署开展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2025年以来全省中小学生溺亡人数较2021年下降88.2%,有力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