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篁岭晒秋”缘何越晒越红火

2025-10-24 10:16 阅读
大江网

  以前晒粮只为填饱肚子,现在晒秋“晒”出了好日子。从“最美中国符号”到江西省新晋5A级旅游景区,“篁岭晒秋”藏着上饶市婺源县篁岭这个六百年古村从空心古村到“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的蝶变密码。这抹挂在悬崖上的“彩色瀑布”,十余年来常晒常新,越晒越红火,既晒出了乡村旅游的新路径,更晒透了文旅发展的大智慧。

  IP打造有根,从生活场景到文化符号扎得深。晒秋本是山民应对陡坡地形的生存智慧,并非篁岭独有,但篁岭景区运营者精准捕捉这一特色,通过产权置换、古建修复,让生活场景升华为文化符号。他们注册“晒秋”词条,将红辣椒、黄玉米的斑驳色块,定格成中国乡土美学的“立体画卷”,让寻常农事有了辨识度、记忆点。这种扎根农耕文明的IP打造,没有生搬硬造的尴尬,只有“看得见的乡愁”,成为中国晒秋文化起源地、晒秋经典场景地,把“篁岭晒秋”做成了世界级文旅标识。

  内容创新有劲,从一季风光到四季常新折腾勤。文旅行业最怕“一次性打卡”,篁岭偏能做到“没有淡季,只有旺季和更旺季”。50岁的曹加祥琢磨晒秋造型到“做梦都在想”,57岁的余春光用果蔬做时装秀还学剪视频,正是这种全员创新让晒秋突破季节限制。春晒山珍、夏晒瓜果、秋晒五谷、冬晒腊味,再配上花海、非遗、极限运动,次次来都有新体验。已连办11届的篁岭晒秋文化节,荣获“2024亚洲尖峰奖-最佳地区振兴示范项目”,2025年再次登上国际舞台,荣获IFEA(国际节庆协会)亚洲分会“最佳乡村节庆奖”。守着老根又不断添新枝,才让IP始终鲜活。

  利益联结有魂,从村民旁观到共建共享聚得拢。古村开发最怕“只见游客不见村民”,篁岭却让近半数员工是“老伙计”,200多名村民成为公司员工,篁岭及周边村庄400多户从事旅游服务经营。农民变从业者,村落变利益共同体。政府引导整村搬迁,企业负责运营开发,村民参与场景营造,三方合力让晒秋有了烟火气。当游客看到的不仅是风景,更是村民真实的好日子,这种信任感便成了最好的口碑。2024年,篁岭景区年接待游客312万人次,村民人年均收入达5.6万元的成绩便是明证。

  传播赋能有术,从线下美景到线上爆款传得远。“篁岭推窗”“一起来晒秋”“dou来晒秋”等抖音话题播放量达十几亿。50%以上游客来自抖音等平台,数字工具让晒秋奇观精准触达年轻群体。没有生硬吆喝,只靠晒匾里的创意图腾、农舍旁的生活细节,便让“江南布达拉宫”的形象深入人心。这种“内容为王、平台为桥”的传播,让山间美景真正走向世界舞台。

  篁岭晒秋的红火,从来不是偶然。扎稳文化之根,激活创新之源,凝聚共建之力,善用传播之器,这“四把火”让老民俗晒出了新活力。这不仅是一个古村的振兴答卷,更是中国乡村文旅从“网红”到“长红”的生动范本。

  (刘诗良)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