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江西兜牢民生底线——发放低保、特困资金553亿元

2025-10-24 11:25 阅读
大江网-信息日报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刘文琴)10月22日,记者从“辉煌‘十四五’ ‘赣’出新精彩”系列新闻发布会之“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江西省民政系统聚焦老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交出了一份高质量“民生答卷”,困难重度残疾人照料托养、孤弃儿童区域性养育、流浪乞讨人员区域性站内照料等多项“江西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或在全国推广。

  建成2435个社区养老机构和设施22.8万银龄志愿者服务基层

  为应对老龄化,江西着力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在城市,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2435个,实现综合性养老机构街道层面全覆盖。在农村,整合建成区域性中心敬老院422家,创新利用闲置资源建成“一老一小幸福院”949个。

  全省现有养老机构1619家、床位数17.4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2.8%,较“十三五”末提高15.8个百分点。出台全省适用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并将服务项目扩展至28个,推进高龄津贴“一网通办”“免申即享”,为100余万名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为近400万名老年人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养老服务补贴对象从10万人增加到50万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有保障。

  此外,全省活跃着2516个老年志愿服务组织,22.8万余名老年志愿者扎根基层。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培育康养产业,打造了6个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和155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拓展康养新业态。

  低保标准19年连涨城乡差距持续缩小

  5年来,江西发放低保、特困资金553亿元,切实兜住兜牢了基本民生底线。城乡低保、特困救助标准实现19年连涨。与“十三五”末相比,城乡低保标准分别增长39%和62.8%,城乡特困救助标准分别增长39.3%和61.8%,城乡差距持续缩小。

  依托“赣服通”App,建立救助申办移动端服务模式,实现困难群众足不出户申请救助。“十四五”期间累计提供移动端社会救助申请服务34.6万人次。

  通过数字赋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将400余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常态化监测。五年来,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6万余人次,牢牢兜住民生底线。

  率先探索孤弃儿童区域性机构养育改革

  儿童福利方面,首创困境儿童照料护理补贴制度,建立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生活费、护理费两项叠加最高达每人每月3440元。在全国率先探索孤弃儿童区域性机构养育改革,所有机构养育孤弃儿童实现在设区市福利院的精细养育,并对15.4万名留守儿童、25.3万名流动儿童落实关爱帮扶。

  残疾人保障方面,为1.43万名困难重度残疾人提供照护托养服务,将50.13万名重度残疾人和48.78万名困难残疾人纳入补贴保障范围。建成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机构139个,服务患者8900余人。

  2025年机构养育孤儿、城乡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保障标准、残疾孤儿照料护理补贴标准分别达到1940元、1450元、1450元、1500元,较“十三五”末提高43.7%、52.6%、52.6%、25%,“十四五”期间累计发放保障资金14.66亿元。

  全省慈善募集款物超70亿元服务群众超1500万人次

  社会组织成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有生力量。“十四五”期间,全省发动7800余家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投入款物13.8亿多元,受益人数超过510万人(次)。实施“筑梦青春”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等行动,推动社会组织发布就业岗位8.68万个,开展就业服务活动7700多场次,招聘高校毕业生3.52万人。指导全省行业协会商会通过减免、降低、规范收费及争取帮扶政策等举措减轻企业负担8.03亿元,引进投资项目2254个、3886.64亿元。

  慈善事业持续升温,慈善服务更加精准。在全省28个县(市、区)建立“童伴之家”373所,服务农村留守儿童63万人次;“慈善情暖万家”项目走访养老机构368家,慰问困难群众1493人;“慈善药品援助”项目向江西困难家庭肿瘤患者发放援助药品10.8万人次……全省407家慈善组织募集款物超70亿元,服务群众超1500万人次。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