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个关键”推动党员教育培训走深走实

2025-10-24 16:00 阅读
大江网

  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员教育培训不仅是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更是提升党员服务能力的“练兵场”。要真正让培训见实效、出真章,就必须牢牢抓住阵地建设、师资培育和课程设置这三个关键环节,推动教学阵地强起来、师资力量优起来、精品课程育出来,为实现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立足“强阵地”,筑牢培训基础。阵地是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落地的基础和载体。没有坚实可靠的阵地,一切培训都如同“空中楼阁”。因此,必须坚持以党校为核心,构建起“1+N”基层培训体系,形成覆盖全面、功能完备的教学网络。要充分利用现有场所资源,整合闲置楼堂馆所,打造“党员身边的学习课堂”,切实解决基层培训“无处开展”的难题。同时,要强化经费保障,推动县乡两级专项资金向基层倾斜,确保培训工作“有地施力、有钱办事”。各地还应依托地方红色资源、产业特色,打造一批具有辨识度的精品教学点和示范教育基地,鼓励区域联动、组团发展,变“散点分布”为“串珠成链”,形成内容互补、特色鲜明的党员教育示范带。有条件的乡镇党校还可配套建设住宿、实训和体验功能区,支撑中短期封闭式培训,真正让阵地建设实起来、活起来、强起来。

  立足“优师资”,激活教学力量。教师是教学的“源头活水”,直接决定培训的质量与成效。要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就必须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名师工程”。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教师培养机制,通过“引、招、培、挖”多元途径,拓宽师资来源:引进外地优秀教师、招聘专业人才、培育本土骨干、挖掘一线“土专家”,实现师资结构的优化与补充。另一方面,要注重实践导向,邀请乡村振兴带头人、基层治理能手、矛盾调解专家等走进课堂,用身边人讲好身边事,增强教学亲和力和实效性。还应该将师资培训纳入年度主体班次,定期举办“名师有约”、专题研修、公开课展示等活动,通过系统化、专业化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理论素养,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的党员教育师资队伍。

  立足“精品课”,提升培训实效。课程是教学的核心抓手,直接关系到党员学什么、怎么学、有什么用。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领课程建设,确保课程体系既符合中央要求,又贴近党员需求。要积极“问需于党员”,针对大家反映强烈、现实急需的内容动态优化课程设置,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实施“精品课程培育计划”,推动教师集体备课、跨区协作、竞赛评比,打造一批具有理论深度、实践热度和情感温度的优质课程。在基层,尤其要鼓励开发“微党课”,聚焦党建业务融合、党员作用发挥等现实问题,让课程更接地气、更易吸收。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攻坚、产业升级等中心工作,组织专家、名师和一线干部开展教研攻关,开发出更多“解渴管用”的新课程,帮助党员提升能力、推动工作,实现学用结合、与时俱进。

  党员教育培训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系统工程,要以《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为指引,通过建强阵地、优化师资、做好课程,持久、精准发力,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走深走实,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党员队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

  (中共德兴市委组织部 王文彬;德兴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张林锋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