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无作业日”实践:多元育人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中安在线 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为深入贯彻《合肥市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若干举措》,落实“推动设立‘无书面作业日’”要求,近日,合肥市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旗下多所校区围绕“世界粮食日”等主题,创新性开展“多元成长·无作业日”实践活动,将减负与育人深度融合,让学生在自由探索中收获成长,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
政策引领,理念先行
合肥市发布的“十六条措施”明确提出以学生身心健康为核心,倡导学校通过弹性作业制度释放学生潜能。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迅速响应,将每周固定时间设为“无作业日”,摒弃传统书面作业,转而设计实践性、体验性任务,鼓励学生走进自然、参与社会、关注生活。这一举措不仅减轻了学业负担,更将课堂延伸至广阔天地,成为素质教育落地的生动注脚。
校区联动,特色纷呈
各校区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云谷路校区:艺术赋能,播种节约之思。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当天,全校学科不布置家庭作业,取而代之的是创意任务。低年级学生用画笔描绘“爱粮”主题作品,中高年级则通过深度阅读、创作手抄报、尝试“阳台小农场”等方式感悟粮食来之不易。学校强调“不做强制要求与统一检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次日,校园内通过故事分享、作品展览等形式搭建展示平台,让节约意识深入人心。
斛兵塘校区:“粮”辰美日,实践育新人。同日,该校以“‘粮’辰美日,实践惜粮”为主题,为1-6年级学生打造“实践自主小超市”。低年级学生通过绘本阅读、绘画表达对粮食的理解;中高年级则深入探究,从手抄报到“阳台小农场”种植,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次日课前5分钟的故事分享、校园作品展及美文朗读,进一步放大活动影响力,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
黄河路校区:榜样引领,传承农耕文化。10月13日,四至六年级学生迎来“粮”辰美景主题无作业日。学生们通过“读一读”了解袁隆平院士事迹,“画一画”创作手抄报,“写一写”发出节粮倡议,在沉浸式学习中体会“粒粒皆辛苦”的深意。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结合,激发学生对农业文明的敬畏之心。
青年路校区:身心同行,践行节约风尚。10月16日,全校师生齐跳《锄禾》韵律操,在肢体律动中感受劳作艰辛;红领巾广播站播送《小小一粒米,我们珍惜你》,传递节约理念;“光盘行动”成为校园新风尚。学校通过多元体验,将抽象的道德教育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实践。
香港街校区:深度阅读,凝聚精神力量。六年级学生以“粮”辰美日为契机,开展深度阅读与创意实践。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粮食生产过程,绘制手抄报,参与“光盘行动”并记录过程。一名学生感慨:“从春种到秋收的艰辛让我真正理解‘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的含义。”活动既锻炼了研究能力,又深化了责任意识。
银杏苑校区:家校协同,培养节约习惯。学生绘制手抄报阐释节粮意义,参与家庭劳动并记录“光盘”瞬间。学校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节约理念从校园渗透至家庭,助力学生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学生心声:自由探索,收获成长
“以前放学总想着赶作业,现在能慢慢观察蚂蚁搬食、拼完航天模型,还能和家人看纪录片!”四年级学生陈诺兴奋地分享无作业日的体验。五年级学生袁千凡则表示:“给奶奶浇菜时踩过坑洼的土地,才懂每株蔬菜都凝结着守护。读了《袁隆平传》,我明白了科学家背后的仁者胸怀。”学生们普遍反映,无作业日让他们拥有更多时间发展兴趣、陪伴家人,也更深刻地理解了课本外的生活智慧。
家校共鸣:减负增效,全面发展
家长对“无作业日”给予高度评价。青年路校区一位家长表示:“孩子把《悯农》从课本带进生活,体会劳动艰辛,这样的教育比单纯做题更有温度。”此外,教师团队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教研和文体活动,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学校相关负责人指出,未来将继续探索“无作业日”的多元主题,如科技探索、非遗传承等,让孩子们在“留白”时间里获得更丰富的成长体验。
结语
从“无作业日”到“实践育人”,合肥市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的探索印证了“减负不等于减质”的教育真谛。通过设计项目化学习,学校将德育、智育、劳育有机融合,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锤炼品格、增长才干。这一实践不仅是对“双减”政策的积极响应,更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诠释,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鲜活样本。(张秀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