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实施六载,历史文脉绽放新姿
金秋时节,瑞昌市铜岭铜矿遗址博物馆内游人如织。游客戴上AR眼镜,沉浸式体验古人采矿场景。“我们通过现代科技与遗址公园建设,让沉睡的古矿场焕发新生机。”瑞昌市铜岭铜矿遗址保护中心负责人说。这一场景,正是九江推进历史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让千年文脉闪耀新时代的缩影。
历史文脉绽放新姿,离不开地方性法规的保障。2019年10月1日,《九江市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为这座底蕴深厚之城的历史建筑保护划定法治起跑线。六年过去,《条例》实施成效,藏于重焕生机的历史街区,写在变身新空间的老厂房,映在游客驻足的身影中。
法治筑基:保护体系日臻完善
《条例》的颁布,标志着全市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进入法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六年来,我市严格贯彻实施《条例》,构建起日益完善的保护体系。
普查建档方面,秉持“应保尽保”原则,持续推进历史建筑普查认定,历史建筑保护名录不断扩容。目前,全市已公布历史建筑846处,均已完成测绘建档和挂牌。其中,中心城区历史建筑从2018年的63处增至126处,还创新建立数字化档案、编制保护图则,为每处建筑“量身定制”保护范围和管控要求,实现从“保起来”到“保精准”的跨越。
制度协同上,2020年起相继出台《九江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九江市历史建筑修缮管理办法》《九江市历史建筑保护监管机制》《九江市潜在历史建筑预保护办法(试行)》等文件,成立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建立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构建起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的监管体系。
规划引领层面,将历史建筑保护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在政府投资城建项目中优先安排保护利用项目,并且把历史建筑保护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保护工作提供长效支撑。
活化利用:古今交融焕发新生
保护不是封存,而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利用。六年来,九江探索“保护与发展并重、活化与利用融合”路径,让历史建筑从“沉默化石”变为可感可触的“活态空间”。
文旅融合,串珠成链。紧扣“千年文化、串珠成链、创意重现”的思路,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段)建设。对滨江路沿线历史建筑进行系统性修缮保护与创意展示,使其成为串联长江自然与人文风光的纽带,入选全国首批28个城市更新优秀案例。耸立在湖口长江边的石钟楼作为历史文化新地标,这座融合历史、建筑与声学奥秘的景观建筑于10月1日试运营,迅速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地。
微改造精提升,唤醒老街。2023年,以“修旧如旧”理念对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实施“微改造”,通过“一栋一策”提升街区功能,改造后历史韵味与城市活力兼具,日均人流量同比增长70%。前不久举办的“宴遇九江+非遗长桌宴”上,庐山云雾茶、湖口蒸米糕等特色美食搭配非遗展演,吸引数百名市民游客共享历史文化街区活化成果。
以用促保,老厂房蝶变。对承载工业记忆的老厂区,探索“原址保护、精准修缮、活化利用”模式。以九江动力机厂老厂区更新为例,在保留红砖厂房风貌和车间格局的基础上,将机修车间改造为工业博物馆,并引入多元业态,打造文旅新场景,目前厂区经营面积达2.7万平方米,业态填充率超九成。
成效显著:文脉传承硕果累累
今年5月至6月,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过程中坚持“三个结合”:执法检查与普法宣传相结合,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相关法律法规,在检查中宣讲《条例》以提升公众意识;重点检查和委托检查相结合,实地检查庐山市、濂溪区、都昌县26处历史建筑保护情况,其他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同步开展检查;座谈问询和明察暗访相结合,召开汇报会听取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汇报并现场问询,随机抽查重点地区历史建筑,广泛收集意见建议,确保检查全面深入。
“检查组认为,《条例》符合我市实际,为延续历史文脉、彰显城市特色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相关配套文件总体落实到位,一大批历史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检查组在报告中提到。
六年实践证明,《条例》的实施成效显著,我市已探索形成更新与修旧协同、保护与利用融合的“九江经验”。如今,这一经验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保护理念深入人心,通过普法宣传、主题培训、专题片拍摄、摄影大赛等活动,全社会对历史建筑保护的认知、认同与行动自觉显著提升;保护机制高效运行,政府部门将历史建筑保护纳入重要工作议程,多部门协作机制顺畅,保护队伍力量加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保护利用成果丰硕,2022年获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24年入选“国家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浔阳楼、锁江楼入选全省首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优秀案例,央视系列纪录片《文脉春秋》九江篇播出后引发广泛关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推荐20余个城市到九江考察交流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保护工作。
长江奔涌,文脉永续。从陶渊明纪念馆的修缮提升到白鹿洞书院的薪火传承,从姑塘海关旧址的文脉梳理到更多历史遗存的活化新生,九江正以《九江市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为纲,守护城市记忆,书写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的新篇章。(九江日报全媒记者黄梦如)
来源:九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