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瓷跨山海 风华越千年(图)

2025-10-24 16:40 阅读
江西日报

  瓷器,是丝绸之路上最靓丽的中华文化标识。

  陶瓷之美,生生不息;文明互鉴,美美与共。

  又是一年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以下简称“瓷博会”)。我们在景德镇这部“活着的陶瓷历史文化教科书”里徜徉,叩问古窑址和古戏台千年不绝的回响,试图读懂它兼具烟火气、艺术感和国际范的慢生活城市形态,记录万里丝路这一站风景里因瓷而生、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

  丝绸之路上,窑火不息,客从八方来。

  瓷城共生绘就文艺热土

  这是民营博物馆馆长胡学义第412次来景德镇。这一次,他待了3个月。

  自1975年第一次来景德镇起,50年来,他走访过的景德镇老艺术家已难以计数。他来自江苏,戏称:“在这里,我喝千家茶,吃百家饭。”

  朋友们唤他“瓷痴”,至今,他的胡学义收藏馆已收藏名家书画8000多件、名家瓷器2000多件。景德镇称得上是“瓷痴”的第二故乡。

  本次瓷博会期间,他反哺第二故乡的“和平之光”书画陶瓷展,以荷花为载体,特邀百位书画名家挥毫泼墨描绘荷的风骨和韵致,并同步展出任瑞华、刘远长、余怀等陶艺名家的陶瓷精品,传递珍视和平的时代心声,引发中外观众共鸣。

  景德镇汇聚的数百家非遗手工作坊、大师工作室及中国八大美院创作基地等,给了胡学义这样喜爱陶瓷的馆藏人“一辈子做一件事”的土壤;而它遍布全城的古窑址、古码头、古厂房,则为那些被文化虹吸效应吸引而来的艺术家们提供着可触摸、可沉浸式体验和创作的温床。

  艺术家李仁嵋来自中国台湾,从事陶瓷创作33年。2020年前,他每年会有5至6个月的时间待在景德镇。本次瓷博会,他带来了自己创作的岩矿作品,其中,有模仿台湾季节性候鸟鹈鹕飞翔一瞬间的鹈鹕壶,有为他的小狗李亮亮捏的李亮亮壶,有初代月球人……“这个系列不是以实用性为第一考量的,纯粹是一些瞬间想法的凝结。”他介绍道,自1999年9·21南投地震后,台湾有不少山体崩坏,岩层裸露,台湾从业者在那些土层里发现了天然岩。“这里的原料为台湾所特有,获取它的艺术工法也是台湾近20年形成的。台湾4000多名陶瓷作者,做岩矿的有30人左右。”

  景德镇陶瓷技艺最令李仁嵋和妻子着迷的是青花釉里红。“我太太也做釉,但青花釉里红在景德镇发展趋于极致,不仅在画画的工艺上,还在釉彩的变化上。因为季节、烧法和配方的不同,呈现的风貌都有变化,这太迷人了。尤其是传统水墨国画转换成的青花釉里红,特别漂亮。每次来景德镇我们都会去工厂和朋友的工作室看青花釉里红作品,下周一我们约好了亲手做一做,希望创作一些东西带回去。”

  景德镇自东晋设镇始,瓷与城便相生相依,生生不息。今天,“三洲四码头、四山八坞、九条半街、十八条巷、一百零八条里弄”,景德镇瓷业遗址、作坊里弄遍布全城,众多艺术家、收藏家、陶瓷文化建设者、推广者纷至沓来,在瓷城共生中绘就艺术梦想。

  从第一代“洋景漂”流向景德镇的三宝村,到与世界对话的文化新地标陶溪川文创街区,瓷城共生的景德镇,始终是一个鲜活流动的文化符号。

  如果把目光再往前探,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技术工人奔赴景德镇支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任务;宋代北瓷南移,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千年不朽的瓷器无声完成着文化的传承。

  一切都需要时间。缓慢而持续的努力,让陶瓷艺术的景观成为一种在空间中的互动和延伸过程,让今天的年轻人和浩浩汤汤的过往文明之间的距离,不过博物馆里一层薄薄的透明玻璃。全球文化景观中的中国风景,就这样向着八方来客自信而静默地敞开着。

  瓷耀千年辉映“诗与远方”

  10月17日晚,陶溪川万窑广场。

  沸腾的人声里,被原真保护下来的太平窑窑火与它周边排列有序的各国窑火,同时被中外嘉宾点燃。跃动的火焰倏然升腾,激起了全球对陶瓷艺术的共同热情,也拉开了本届瓷博会的精彩序幕。

  “所有元素完美交融,土与火两种自然之力在窑炉中融合,还有什么比天然的木柴之火更能重现这种原始的和谐呢?在我们的文化中,这种与自然元素如此亲近的对话场景已不多见了。”来自荷兰的艺术家Johannes Gille说。

  同样是17日晚,被誉为陶瓷艺术领域“奥斯卡奖”的景德镇大奖,在陶溪川大剧院揭晓并颁奖。本届景德镇大奖以“传承陶瓷工艺、推动跨文化融合”为宗旨,既表彰青年创作者的先锋探索,也致敬濒危工艺的守护者;既鼓励科技与人文的跨界融合,也推动工艺走进日常。

  当高岭土在陶轮上旋转千年,当老瓷厂的烟囱仍镌刻着工业时代的记忆,这座被窑火温暖的城市,正把手工艺术与当代创造置于同一条航线上,并通过传承创新让彼此相互照亮。

  10月18日,陶博城会展中心发布厅。

  “探馆、看展、寻宝”——“千馆之城”文旅融合创新成果发布。景德镇通过建设“千馆之城”,让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文化空间“活”起来、“串”起来、“火”起来,使之成为守护城市记忆、展示文化魅力、赋能产业发展、丰富群众生活的重要载体。推出的非遗展、历史珍品展、现代艺术展等精品展览,提升了景德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0月19日晚,乐平洪岩镇水上戏台。

  作为本次瓷博会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2025乐平戏聚荟鸣锣开演。

  秋风起。水面风荷团团。水面之上,烟火璀璨,光影交织,戏梦难分。英国东伦敦莎士比亚艺术剧团演绎的话剧《李尔王》,情感冲突激烈,人物内心呈现直白,注重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演员情感爆发力强,极富感染力。

  在景德镇,中英两国艺术家因“戏”相逢,上演王与王的对话,令现场戏迷流连。赣剧《李迩王》由乐平市赣剧团创排,用“饶河调”吟唱人性悲歌。该剧以饶河戏花脸的唱腔设计重唱李尔王故事,音乐设计上尊重赣剧自有文化内涵,又兼顾雅俗共赏,在戏曲美学层面大胆革新,先锋性地完成了对西方经典的创造性转化。

  当英国“李尔王”扮演者戴维·加雷思·塞耶斯与乐平市赣剧团“李迩”扮演者胡海栋双手紧握,当莎剧的灵魂与赣剧的文化基因交汇,一场关于戏的纯粹探讨与碰撞持续牵动着演员和观众的心……

  乐平向来有好戏。它拥有着浓厚且独特的戏曲文化民间传统,目前仍保留500余座古戏台……在古窑址、古码头、古厂房的“瓷”故事之外,是乐平有“戏”、浮梁好“茶”……

  瓷、茶、戏、旅,共同构成了景德镇文旅的丰富面貌。

  陶阳里展现千年御窑厚重历史,陶溪川洋溢艺术创作的青春活力,陶源谷打造山水研学体验,陶科园呈现陶瓷科技硬核创新,陶博城搭建全球贸易平台,“五陶竞秀、各展风采”的景德镇文旅格局已初具规模。据景德镇市市长陈克龙介绍,2024年,景德镇全年接待游客超6000万人次。今年国庆中秋假期,8天内,游客超900万人次,同比增长近两位数。

  瓷通四海连起世界桥梁

  这是来自西班牙塔拉韦拉的陶瓷旅游部长安吉拉·德尔加多第一次来到景德镇。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记者和安吉拉·德尔加多聊了聊塔拉韦拉和景德镇陶瓷的异同。

  这座仅有9万人口的小城位于西班牙中部。她告诉记者,和景德镇一样,塔拉韦拉的陶瓷手工艺传统也已超千年,陶瓷的主色调也是以蓝、白二色为主,也有许许多多世代传承的陶瓷世家,二者就像文化血缘上的“近亲”。她说:“景德镇的陶瓷非常多样化,对我来说触动很大。希望来年可以带塔拉韦拉陶瓷艺术家来和景德镇的市民见面,可以和景德镇缔结姐妹城市约定。塔拉韦拉的瓷器都是纯手工的,每一件都独一无二,但同时无法产业化,且存在一定传承痛点。我们希望可以引入景德镇发达的现代化陶坯制作工艺。”

  同样来自西班牙、今年33岁的艺术家乔曼,已经是个资深“洋景漂”。在瓷博会二号馆“东西方对话展区”,乔曼正在介绍他最新创作的一件青花大瓷瓶。多年前,在西班牙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的乔曼发现,原来很多制瓷技艺都起源于景德镇,过去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中国陶瓷被引入了欧洲,于是循着古人足迹,他来到景德镇工作生活,学习研究中国传统瓷上绘画技艺。

  乔曼说,在景德镇他遇到很多像他这样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陶艺家。这几年,他获得灵感,将加泰罗尼亚设计语言与景德镇青花传统结合,艺术足迹遍布陶溪川艺术博览会、丝绸之路陶瓷之旅国际巡展等。去年,他的作品获得了宜兴国际茶壶大赛卓越奖。乔曼说,希望自己能够在景德镇待更久,在景德镇和西班牙巴塞罗那之间,架起一座加强交流合作的艺术桥梁。

  本届瓷博会,最令人瞩目的“国际范”,当属世界市长对话·景德镇暨2025景德镇论坛。与会期间,来自中国、意大利、韩国、土耳其、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市长、文化界与商界代表等350余位嘉宾,围绕“瓷耀千年融通四海”主题展开了一场关于城市发展与文明交融的圆桌对话。

  土耳其伊兹尼克市市长卡根·穆罕默德·乌斯塔是景德镇的老朋友。他热情地说:“伊兹尼克承载着从罗马到奥斯曼时期的历史积淀,以独特的瓷砖艺术与自然风光,见证着绵延不绝的文化财富。而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始终是陶瓷艺术的心脏。我们坚信,两座姐妹城市的关系将为全球树立典范——守护城市之美,传承文化遗产,拓展经济与旅游机遇。未来我们将通过联合陶瓷项目、文化活动及旅游计划,持续强化这条珍贵纽带。”

  “景德镇瓷器,凝聚着古窑的沉寂、匠人的智慧、线条的韵致与东方哲学的深邃。”在论坛上,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市议会副议长努尔巴耶夫·尼亚兹别克说:“景德镇是商贸中心,更是深度文化体验的目的地。瓷器是传递和平的使者,也是流通商品。完善物流体系、发展线上交易、推动品牌联名,正是通过艺术推动经济发展的可行路径。它向世界诉说着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工艺精神与哲学思考。而景德镇,正是精通这门世界语的城市,她始终敞开着文化交流之门,推动着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尊重与友谊。”

  …………

  当前,景德镇的“朋友圈”,已经扩大到全球72个国家、180多个城市。

  景德镇是240小时过境免签城市。为了迎接八方来客,它配套推出了多语标识、便利支付等服务。

  除却开放包容“请进来”,景德镇也自信从容“走出去”。全面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全球创意网络城市、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合作,全球布局陶瓷官方旗舰店,一体推进陶瓷企业、产品、品牌、文化出海……

  “景德镇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旅往来,也昭示着今天文明互鉴的深远意义。本次论坛主题‘瓷耀千年融通四海’,精准地概括了陶瓷在促进人类交流合作中的独特作用。”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副会长程国平说。

  山海虽远,志合者可抵;万里路遥,相知者终将相会。在人与城的双向奔赴中,兼具厚重文化底蕴和先锋艺术感的景德镇,正在散发自己的文旅“强磁场”,汇聚起万里丝路上无可比拟的城市发展向心力。

  (图片均为瓷博会现场。由毛江凡、余乐俭、王蕴蓉摄)

  □江西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毛江凡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周颖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