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全民阅读,全民进步

2025-10-24 16:55 阅读
大江网

  10月22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全民阅读活动周”的批复》。根据批复,国务院同意自2026年起,将每年4月第四周设立为“全民阅读活动周”。

  事实上,阅读,并不是经常接触书籍的学生、老师、图书馆工作人员等群体的“专利”,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医生、公务员、公交车司机等群体也可以沉浸式阅读,这不仅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大有裨益,更能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富足。要知道,“全民阅读活动周”面向全民,不论年龄、性别、职业和成就,只要你热爱阅读、合理安排时间,就能参与其中,可见,阅读是最没有门槛的高贵行为,并能从中受益。

  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并不是说到了“全民阅读活动周”,我们才拿起书本读几天,平时就可以不接触书籍了,这种思想显然是错误的。因为,阅读贵在坚持不懈、养成习惯、深入思考、获得新知。应该看到,国家设立“全民阅读活动周”,根本目的是鼓励我们通过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继而在丰富多彩的阅读中提升综合素养。

  不可否认,阅读,不但要有“量”,尽己所能博览群书,更要有“质”,读出自己对人生、事业和生活的思考。而坚持高质量的阅读,好处多多,一方面,能让自己扩大眼界、积累学识、提升修养,另一方面,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命运。可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稳赚不赔,绝对会让自己不断成长。

  进一步讲,阅读,可以带着目的去读,比如为了解决一个学业问题而阅读工具书,也可以是纯粹为了满足兴趣爱好去读,比如看完一部打动人心的电视剧而阅读原著小说,都是值得回忆的经历。随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现在很多人员密集的场所出现了环境舒适的“书吧”“图书驿站”“阅读角”,有的还是无障碍的,这让我们在家门口附近就能开启一次畅快的阅读之旅,也给视力残疾人带来了阅读便利。

  有人说,现在互联网科技如此发达,海量的知识或信息唾手可得,已经不需要专门花时间去阅读一本书了。这样的观点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在流量时代,面对目不暇接且玉石杂糅的内容,线上阅读活动大多是碎片化、快餐式、不持续的,往往容易陷入浅尝辄止、一知半解的怪圈,难以从阅读中汲取对认知和心灵真正的营养,甚至很难静下心来读完、读懂一本书。

  在笔者看来,如果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阅读就是人类成功的密码,从来不会辜负每一个认真对待它的人。毕竟,谁都渴望进步,而阅读就是实现进步屡试不爽的法宝。所以,不管采用线上看电子书还是线下看实体书,是自己一个人阅读还是参加阅读沙龙,只要能全神贯注阅读,发现内容承载的知识、技能、精神和力量,从中产生了思考、获得了启发,就是有意义和价值的人生体验。

  生活不只有拼搏和奋斗,也有能通过阅读到达的诗和远方,有时间就坐下来读一本好书吧。期待我们在“全民阅读活动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更在平时的各种阅读中共同进步、实现梦想。

  (潘诚)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