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热议:别让“温情营销”啃食老人的养老钱

2025-10-24 17:25 阅读
大江网

  一家“免费火锅店”,最终让600多名老人付出了总计4200万元的代价。近日,有媒体报道了发生在浙江杭州的这起非法集资案,再次敲响了涉老诈骗的警钟。

  警方查明,诈骗公司的“小管家”们拿着传单专到老年人集中的地方做“地推”,以免费吃火锅为诱饵吸引老人到店,再顺势推出认养肉牛的项目,承诺在保本的前提下,给投资人15%到50%不等的年化收益。其间还精心安排“实地考察”“亲手喂牛”等活动,让老人们彻底卸下心理戒备,有的一投再投,还有的拉来熟人好友一起投。这起案件绝非个例,它再次撕开了涉老诈骗的残酷面纱——如今的骗术早已脱下粗陋的外衣,换上“温情”的马甲,一步步掏空老人的钱袋子。

  “温情营销”之所以能屡屡得手,根源在于精准拿捏了老年人的情感需求与认知短板。对于许多老人而言,儿女忙于工作,日常陪伴的缺失让他们格外渴望关怀。诈骗分子正是抓住这一点,以“小管家”的身份嘘寒问暖,用免费火锅、亲手喂牛等活动搭建“情感桥梁”,让老人们在无微不至的“照顾”中逐渐放下戒备。更值得警惕的是,这些骗局往往包裹着“投资”“理财”的外衣,承诺的高年化收益直击老人对养老生活的担忧,他们既希望积蓄能保值增值,又缺乏对金融骗局的辨别能力,在“保本高息”的诱惑与“温情陪伴”的麻痹下,很容易一步步踏入陷阱。

  这种披着温情外衣的诈骗,伤害远比普通骗局更甚。对老人而言,被骗走的不仅是一辈子省吃俭用攒下的养老钱,更是对他人的信任与对生活的期待。许多老人得知被骗后,食不下咽、夜不能寐,有的甚至一病不起,原本安稳的晚年生活瞬间陷入困顿。对家庭来说,这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可能引发子女与老人之间的矛盾,破坏家庭和睦。对社会而言,此类诈骗践踏了公序良俗,冲击了社会信任体系,当连“陪伴”“关怀”都能成为骗钱的工具,只会让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让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不安的气息。

  整治涉老“温情诈骗”,不能只靠事后追赃挽损,更要构建事前预防、事中干预、事后严惩的全链条防线。首先,要擦亮监管的“火眼金睛”,对以“免费”“关怀”为噱头吸引老人的项目加强排查,尤其要警惕那些打着“投资”“养老”旗号、承诺高额回报的机构,发现苗头及时介入,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其次,要织密家庭与社会的“关爱网络”,子女应多花时间陪伴老人,主动向他们普及防骗知识;社区可定期开展防诈骗讲座,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揭露骗术套路,让老人认清“温情”背后的陷阱。

  法律也要亮出严惩利剑。对涉老诈骗案件从严从快惩处,不仅要全力追回被骗资金,更要让诈骗分子付出沉重法律代价,以强有力的震慑让他们不敢再将黑手伸向老人的养老钱。

  老人的养老钱,是他们安享晚年的底气,容不得半点觊觎与侵害。每一个骗局的得逞,都是对老人权益的伤害,也是对社会良知的拷问。期待相关部门、家庭与社会形成合力,撕破“温情营销”的伪装,筑牢守护老人财产安全的防线,让老人们能安心享受生活,在温暖与安全中度过幸福晚年。

  (王济川)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