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把学生当“提款机”,何止“吃相难看”

近日,湖南省武冈市职业中专向学生每人收240元电话费、全校收费金额或超百万元的新闻,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一边是家长质疑孩子每年向学校交240元智慧校园系统费的合理性,一边是校长表示学生每人每年自愿缴纳的240元是使用有刷脸功能的视频通话装置电话费,双方各执一词,到底该信谁?
10月28日,有媒体记者从武冈市联合调查组获悉,经核查,武冈市职业中专存在违规收费问题,违反了湖南省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相关规定。经研究,决定对武冈市职业中专校长戴作维停职检查并立案审查,对武冈市职业中专分管副校长曾祥红立案审查,对武冈市教育局原计财股股长张超画立案审查,对武冈市教育局计财股负责人柳云峰立案审查,对武冈市职业中专联点领导、武冈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总督学刘贻通予以诫勉,责令涉事通信公司对违规收费按规定予以清退。
笔者想问,既然是学生每年“自愿”向学校缴纳的240元电话费,那为何校长等多人被立案审查或诫勉?这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胆大妄为”“吃相难看”。如果学生真有与家长视频通话的需求,按市场价收费无可厚非,但强制学生缴费,无异于拿学生当待宰的羔羊随意祸害。进一步讲,如果教育工作者一心“向钱看”,还如何全心全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不可否认,该事件中的5个责任人不是被立案审查,就是被诫勉,可见此事对当地教育生态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多大。该事件的调查结果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该校负责人与教育部门干部沆瀣一气、同流合污,干着见不得光的事,这给纪委监委提了个醒,在开展纪律监督过程中,要严查上下级工作人员因利益勾结形成的“攻守同盟”,继而坚决斩断这根充满铜臭味的肮脏链条。目的就是让校园这片净土在阳光下干净、温馨、有活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没有负担地成长成才。
所以说,无论什么时候,作为教育工作者,还是应该把心思、精力和时间用于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而不是绞尽脑汁算计学生的钱,这不仅不是为人师者、教育部门干部该有的样子,更是肆意损害学生的权益。要知道,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丑事早晚会公之于众,最终将受到法律法规的制裁,给自己的职业生涯抹黑。
(潘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