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寒风虽凛冽,温暖永在线

2025-10-29 16:59 阅读
大江网

  冬季临近,据气象部门预测,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据报道,为切实保障临时遇困人员安全过冬,民政部10月27日发布通知,决定自即日起至2026年3月15日(东北、西北地区延长至3月31日),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寒风凛冽,总有一种温暖如约而至。当气象预报传来低温预警,民政部启动的这场跨越百余日的“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恰似冬日里的暖阳,照亮了城市里最容易被遗忘的角落。这不仅是一场抵御严寒的救助,更是一个社会文明温度的生动注脚。

  这份印发的通知,字里行间流淌着制度的温度。此次“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将救助时间精准延长至东北、西北地区的3月31日;精准锁定“最困难、最边缘、最脆弱”群体,将救助关口前移至街头巷尾,把临时避寒点开设到彩票站、社区中心;从街面巡查到站内救助,从临时避寒点到24小时热线;对未成年人、残疾人实施保护性救助,对不愿入站者尊重选择并提供物资,对特殊人群分类施策……这张由制度编织的“防护网”,既“广覆盖”又“精准达”。可以说,这种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设计,正是“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

  温暖,从来不是独奏,而是交响。从民政部门要与公安机关、城市管理等部门合力做好街面巡查,到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媒体等广泛宣传专项救助行动,发布热线电话和求助方式,再到发挥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公交司机、安保人员、热心群众的作用,畅通求助渠道,延伸发现触角……政府部门协同作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这场专项救助行动打破了机构壁垒,形成了“人人可为、处处可及”的救助新格局。这让我们相信:温暖一座城,从来不是某个部门的孤军奋战,而是万千双手的“接力赛”,是整座城市的向善而行。

  救助的真谛,不止于一顿热饭、一件冬衣,更在于重燃生活的希望。救助不仅要解决“温饱”,更要抚慰心灵。通知中要求的不只是提供御寒物资,更是心理辅导、法律援助、就业咨询、救助寻亲等全方位服务。这种从“生存型救助”向“发展型救助”的转变,体现了对受助者人格尊严的充分尊重。特别是对长期滞留人员的妥善安置,对返乡人员的定期回访,彰显了“救助不止于一时”的责任担当。这份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救助工作有了直抵人心的力量。

  寒风虽凛冽,温暖永在线。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这场温暖行动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用关注的目光、热心的电话、善意的引导,共同守护这份冬日约定。因为,真正伟大的城市,从不是用高楼大厦来定义,而是用它对最弱小心灵的温柔以待来书写。

  (彭松涛)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