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IPv6发展之路见证“数字中国”崛起

2025-10-30 10:52 阅读
大江网

  10月29日,第四届中国IPv6创新发展大会发布了《中国IPv6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我国IPv6发展关键指标快速增长,网络规模、用户规模、流量规模均位列世界第一位。IPv6活跃用户数达8.65亿,相较于2017年的293万,增长了294倍。294倍的增长不是冰冷数字的跳跃,而是中国数字基建从“跟跑”到“领跑”的生动注脚,更是民生服务升级的真实写照。

  IPv6,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互联网协议第6版)的缩写,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IPv4的下一代IP协议。通俗点讲,IPv6就像给每个联网设备发的“数字身份证”,相比我们之前用的IPv4,它能提供的“身份证号”数量近乎无限,从根本上解决了互联网设备“地址不够用”的难题。

  政策筑基,把准发展“方向盘”。数字基建不是自发生长的野草,而是政策引导下的系统工程。2017年,我国作出推进IPv6规模部署行动的战略决策,推出《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明确2025年“建成全球领先体系”的目标。从骨干网到城域网,从4G升级到5G部署,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全国骨干网、城域网和4G网络全面完成IPv6升级改造并开启IPv6承载服务,27个骨干网直联点全部开通IPv6,国际出入口带宽较2019年增长超100倍。这种“全国一盘棋”的布局,让IPv6从技术概念落地为网络现实,彰显了制度保障下的发展加速度。

  基建提速,筑牢数字“硬底座”。用户规模的突破,根源在基础设施的坚实支撑。就像当年修公路打通城乡脉络,IPv6铺就的是数字时代的“高速路”,它不仅能容纳更多设备联网,还能让数据传输更安全、更高效。基础电信企业完成全部数据中心改造,95%以上云产品提供IPv6服务,主要CDN节点支持率近95%;从2019年起,主要手机品牌全部默认开启IPv6功能,家庭智能终端支持量超6亿。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69.02%,固定网络占比30.63%,2023年更实现流量超越IPv4的历史性突破,这些数据印证了“硬底座”的扎实程度。

  民生落地,激活服务“新效能”。技术的价值终究要落到“便民惠民”的实处。在乡村,IPv6让农田传感器与溯源系统精准连通,农民在手机上就能实时掌握农作物生长数据;在医院,它架起远程会诊的高速通道,让基层患者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在政务大厅,跨部门数据实时流转,终结了群众“跑断腿”的烦恼。95%以上县级政府网站支持IPv6,国内用户量较大的200款App和100个商业网站IPv6支持率达97.33%,技术升级正转化为看得见的生活便利。

  8.65亿的用户规模,71590块(/32)的IPv6地址资源总量,这些数字背后是技术的突破、产业的成熟,更是民生的改善。从“跟跑”到“领跑”,IPv6的发展之路见证了“数字中国”的崛起,这不仅是技术上的胜利,更是制度优势的体现。随着这条“数字高速路”不断延伸,必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为民生幸福增添新亮色。

  (刘诗良)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