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治 宜春袁州区探索老旧小区焕新之路
斑驳的墙面变得焕然一新,坑洼的路面变得平整通畅,杂乱的楼道变得井然有序……在宜春市袁州区,一个个曾经“无人管、矛盾多”的老旧小区正悄然发生变化。
这场变化的背后,是袁州区以“春天里——家门口的服务”城市小区治理改革为牵引,通过实施“强化自治队伍建设,提升无专业物业管理小区治理水平”区级“书记领航”项目,探索出的多元共治、共建共享基层治理新路径。
面对无物业小区普遍存在的管理真空、设施老化、纠纷频发等顽疾,袁州区坚持“居民小区建在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的原则,通过单独组建、区域联建等方式,推动居民小区党组织建设,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小区治理的强大效能。
创新机制,确保长效治理。该区着力构建“区—街道—社区—小区”四级联动响应机制,配套出台“小区包干”“民情收集”“快速处置”等十条具体措施,推动资源精准下沉到小区。如今,居民在微信群反映路灯不亮、下水道堵塞等问题,很快就有社区干部前来解决。
精细运营,实现良性循环。居民自治的成效更体现在“花小钱办大事”的精细运营上。灵泉街道祥瑞名居小区业委会践行承诺,精打细算,优先安装电子门禁和监控探头,搭建集中停车棚,推动预筹电梯专项维修资金。目前,该小区物业服务费收缴率从75%提升至100%,形成了“服务提升—居民满意—缴费积极—服务更优”的良性循环。
据统计,袁州区通过各小区设立的“红色议事厅”等平台,成功解决物业投诉、邻里纠纷等问题1232个;新增电动车充电端口4026个,充电设施达标率达93.5%。
在推进无物业小区治理过程中,该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小区自治模式。秀江街道都市春天小区探索“社区主导型”模式,以“党建项目化、项目场景化、场景常态化”为路径,构建“网格+物业+业委会”三方联动格局。新康府街道仙台小区联动驻点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小区改造和管理。凤凰街道鸿运花苑小区推行“企业引领型”模式,引入企业参与治理,形成闭环工作机制。
如今的老旧小区,环境整洁、秩序井然,邻里和睦、幸福安居。曾经的“痛点”变成“亮点”,“矛盾窝”变为“幸福苑”,袁州区的“书记领航”项目,不仅让老旧小区焕发新生,更让居民从细微变化中感受到民生温度和治理效能。
江琴浪 陈旻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邹海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