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凡人壮举铸就英雄丰碑

2025-10-30 11:28 阅读
大江网

▲苟俊生前的证件照片

  在深秋的巴中津桥湖畔,一个平凡的生命完成了他最不平凡的托举。“90后”消防员苟俊纵身一跃,将生的希望留给素不相识的落水者,自己却将34岁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了冰冷的湖水中。这位曾在火场中逆行无数次的热血青年,最终用生命完成了最后一次救援,只留下5岁女儿呼唤爸爸的童声,和一个关于勇气与牺牲的永恒追问。

  什么是英雄?就是在生死抉择的瞬间,把他人生命置于自己之前的人。从听到呼救到冲下堤坝,整个过程不过短短几分钟。这几分钟里,没有犹豫的余地,只有刻在骨子里的职业本能和善良天性。他先托举起第一个落水者,又转身救助第二个落水者,直到力气耗尽,倒在光滑的护坡前。这种舍我其谁的担当,正是和平年代最闪亮的精神坐标。

  苟俊的牺牲令人痛心,更发人深省。我们哀悼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也仰望一种崇高精神的升华。正如先贤所言,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位普通消防员用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进血脉的信仰。在无数平凡岗位上,正是千千万万个这样的身影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筑起了我们社会的安全基石。

  然而,英雄也是血肉之躯,是父亲的儿子,是女儿的天空。当我们致敬英雄时,更要思考如何让奉献者无后顾之忧。从完善见义勇为保障机制到加强公共水域安全防护,从普及应急救援知识到在全社会培育理性施救的科学意识,这些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每一次悲剧都应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让舍己救人的精神在更安全的制度保障中熠熠生辉。

  生命无法重来,但精神可以传承。苟俊的女儿失去的是挚爱的父亲,但全社会应当成为她成长的沃土。我们失去了一位英勇的消防员,但留下了关于生命价值的深刻启示。在这个需要英雄也诞生英雄的时代,愿英雄之气长存,愿科学救援与制度保障并行,让善举不再以生命为代价,让每一个挺身而出的灵魂都能平安归来。

  江河不语,但见证过勇敢的心;岁月长流,将铭记用生命书写的答案。致敬英雄,愿逝者安息;呵护善良,愿生者坚强。这或许是我们对苟俊最好的纪念,让见义勇为的精神在中华大地蔚然成风,让舍己为人的光芒照亮更多前行的路。

  (陶成)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