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热议:烈士墓地变养鸡场?整改之后更需长效守护

2025-10-30 17:40 阅读
大江网
▲网友反映永州市道县一长征英雄烈士墓成养鸡场。来源:志愿者龙民

  近日,有网友爆料湖南永州市道县一长征英雄烈士墓成了养鸡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视频画面显示,“长征英雄烈士墓”置身养鸡场中间,不远处还有蓝色顶棚的笼舍,圈养的鸡只在墓地周边来回走动,环境杂乱。当天下午,道县有关部门回应称正在整改。这一事件虽得以及时处理,但暴露出的问题值得深思。

  烈士墓地的庄严肃穆,理应得到充分保障。据道县审章塘乡工作人员解释,该地块属农户所有,其养鸡行为“没有考虑到这么细致”。这种解释显然难以令人信服。烈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重要场所,其管理和保护不能仅靠农户的“自觉”,更需要制度的约束和规范的指引。虽然当地称该农户平时协助清理杂草,但将烈士墓置于养鸡场之中,无疑损害了烈士尊严,也伤害了公众感情。

  问题的暴露凸显日常监管存在短板。该烈士墓于2019年翻建,是一座无名烈士墓。当地表示“上一次去巡查时都没有这个情况,就两个月时间”。这说明监管并非无懈可击。两个月时间足以让一片纪念地变成养鸡场,这样的监管频率和力度显然不够。烈士墓地的保护需要常态化、制度化的巡查机制,不能等到问题曝光才匆忙应对。

  零散烈士墓的保护需要系统性方案。据透露,审章塘乡辖区还有11座烈士墓,只有这一座紧挨村庄。道县曾在2022年将全县319座零散烈士墓迁移到烈士纪念园,但显然仍有部分烈士墓散落乡间。对于这些零散烈士墓,是继续原地保护还是集中迁移,需要科学规划和专业论证。更重要的是,在未迁移前,如何确保其得到妥善保护,需要当地高度重视。

  整改也不能止于表面,更要建立长效机制。当地承诺“今天能整改到位”值得肯定,但更重要的是如何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烈士墓地的保护需要明确责任主体、细化管理标准、强化监督考核。既要发挥当地村民的守护作用,也要加强专业指导和资金支持,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保护格局。

  红色记忆的传承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道县作为革命老区,红七军、红六军团等革命队伍曾五次过境,在此经历大小战斗110余次。这片热土洒满了革命先烈的鲜血,每一处烈士墓都是珍贵的历史见证。保护好这些烈士墓,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负责。

  此次事件虽然是个案,但警示意义深远。全国各地都存在零散烈士墓,如何让每一座烈士墓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需要各地举一反三、引以为戒。整改养鸡场易,筑牢精神家园难。唯有建立长效机制,才能真正让烈士安息,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刘海军)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