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热议:发视频炫耀违规攀爬,是勇气还是愚昧?
千丈深渊之上,三块巨石巧接成桥。泰山仙人桥这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本是供人驻足敬畏的奇观,却成了少数人炫耀的“秀场”。近日,有网友将结伴攀爬泰山仙人桥的视频,发布到社交媒体炫耀,此种行为在网上引起热议,质疑这种行为不负责任有安全隐患,并容易对景点产生破坏。这样的行为,究竟是值得称道的勇气,还是让人揪心的愚昧?
把危险当个性,是对生命最不负责的“任性”。仙人桥横架在峭壁之间,桥下就是深不见底的涧谷,稍有不慎便可能酿成悲剧。景区早立了提示牌,明明白白说着“危险”“禁爬”,可这些攀爬者偏要“硬闯”;派出所虽称不违法,但“劝导”二字背后,藏的是对生命安全的担忧。更让人费解的是,这些人不仅敢冒险,还敢把视频发出来炫耀,仿佛踩着危险边缘的行为有多“酷”。要知道,去年应急管理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仅2023年全国因违规进入未开发景区导致的意外伤亡事件就有37起,每一起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破碎。拿生命换所谓的“关注度”,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值。
拿古迹当“道具”,是对文明最没敬畏的“践踏”。泰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仙人桥作为岱顶重要景点,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那三块相互抵撑的巨石,历经岁月侵蚀仍屹立不倒,本身就是脆弱的“活文物”。攀爬时的踩踏、抓挠,可能会对岩石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景区说“正常情况下无法攀爬”“不掌握违规情况”,这背后既有管理上的难点,更折射出部分人对文化遗产的漠视。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可这些攀爬者,眼里只看到了“打卡炫耀”的价值,却忘了对文明应有的敬畏,这样的行为,实在与“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背道而驰。
靠违规博眼球,是对社交生态最坏的“污染”。社交媒体的初衷,是让人们分享美好、传递正能量,可如今有些人为了流量,却把“违规”当“卖点”,把“危险”当“看点”。这段攀爬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质疑声占了大多数,这说明公众的价值观是清醒的——大家反感的不只是危险行为,更是背后“以丑为美”的流量逻辑。去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这么大的用户基数,一旦“违规炫耀”成了风气,会误导多少人尤其是青少年?毕竟,当“冒险”被包装成“勇敢”,当“漠视规则”被夸成“个性”,污染的是整个网络空间的价值导向。
要管住这种“愚昧的炫耀”,不能只靠“劝导”。景区不妨在危险区域加装物理屏障、增加巡逻频次,让“想爬也爬不了”;相关部门可以完善法规,对破坏古迹、违规冒险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让“违规有代价”;社交媒体平台更要把好关,对这类危险视频及时下架、限流,不让“流量凌驾于安全之上”。但更重要的,是每个人心里要立起“规则的标尺”——真正的勇敢,不是无视危险挑战禁忌;真正的个性,不是漠视规则博人眼球;真正的分享,是传递美好而非传递风险。
泰山之巅的仙人桥,应该是让人抬头仰望、心生敬畏的风景,而不是让人踩着危险、透着愚昧的“网红打卡点”。愿每一个走进自然、触摸文明的人,都能守住安全底线、常怀敬畏之心,让奇观永远“奇”下去,让文明永远“活”下去。
(邓随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