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球评:赣超“多棱镜”折射江西发展新活力

2025-10-31 12:20 阅读
大江网

▲11月2日晚,2025赣超收官战将在赣州全民健身中心打响。刘勇 摄

  11月2日晚,赣州全民健身中心的终场哨声,将为2025年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赣超)画上句号。贯穿110天、涵盖66场赛事、11座城市轮转、累计超过120万名观众现场呐喊……这场始于盛夏的足球盛宴,早已超越“踢球”本身——它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江西在群众体育、城市活力、文化认同、区域协同上的蓬勃生长,成为观察江西发展新活力的独特窗口。

▲7月27日晚,萍乡主场0∶1负于抚州队。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杨继红 摄

  赣超的热闹,首先是“全民参与”的民生温度。551名注册球员里,有17岁的高中生、三尺讲台旁的教师、穿梭于街巷的的哥,还有经营小餐馆的店主。他们脱下工装换上球衣,在周末的绿茵场奔跑,用业余时间踢出139粒进球。没有天价薪酬,没有职业光环,支撑他们的是“为城而战”“为家乡喝彩”的朴素热爱。南昌赛区的“父子球迷”、九江赛场的“夫妻啦啦队”,甚至赣州看台上组团观赛的广场舞阿姨们,都在诉说同一个事实:当体育从“精英赛场”走向“大众舞台”,就成了最贴近民生的幸福载体。赛事期间,江西11个城市球队主队赛场周边的便民设施同步升级,赣州为观赛群众增设20条临时公交专线,宜春在赛场周边开辟“体育+市集”,让看球成为“逛吃玩”一体的周末休闲,这种“赛事围着群众转”的细节,正是江西民生服务精细化的生动缩影。

▲9月7日,为方便市民观赛,吉安公交开通了3条免费观赛专线。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翰林 摄

  赣超的影响力,更是“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智慧。一场足球赛能激活一座城的消费活力。赣州赛区单场吸引超过4万名观众,带动周边酒店预订量增长210%,餐馆翻台率提升3倍,衍生出2.3亿元的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景德镇将陶瓷文化融入赛事周边,推出“足球主题瓷盘”,让体育IP与地方特产碰撞出新商机;上饶则借赛事契机,串联三清山、婺源等景区推出“观赛+旅游”套餐,吸引省外球迷停留消费。这背后,是江西对“体育经济”的精准把握——不再局限于赛事本身的门票收入,而是将其作为激活消费、推广文旅的纽带,让足球热潮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流量”与“增量”。数据显示,赣超带动江西全省2025年体育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5%,印证了“小赛事”也能撬动“大产业”的发展逻辑。

▲赣州队主场迎战吉安队,现场4万多人合唱《十送红军》。图片来源:“江西宣传”微信公众号

  更深远的是,赣超成为凝聚江西文化认同与区域协同的精神纽带。赛场上,南昌队的“红色主题球衣”印着八一起义元素,赣州球迷齐唱《十送红军》为球队助威,红色文化与足球激情碰撞出独特的“江西气质”;赛场外,11座城市通过“异地观赛团”“球员交流赛”串联起来,九江队与景德镇队在赛后共同开展“足球公益进校园”活动,宜春与新余的球迷联合发起“绿色观赛”倡议。这种跨城互动,打破了城市间的“无形壁垒”,让“江西人”的身份认同在共同的呐喊与喝彩中愈发强烈。正如一位老球迷所说:“以前说起江西的体育,总觉得没什么‘招牌’,现在赣超让我们知道,不管是南昌还是赣州,不管是教师还是工人,我们都能为同一个‘江西标签’骄傲。”

▲8月10日,1100余名九江球迷乘坐赣超球迷专列从庐山站出发。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洪子波 摄

  当收官战的终场哨声吹响,当看台上的欢呼声与歌曲的旋律交织,2025赣超的意义早已超越胜负。它不是一场短暂的体育狂欢,而是江西发展的一个切片:从全民参与的民生温度,到体育赋能的经济活力,再到文化凝聚的区域协同,赣超所展现的,是江西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以小见大”的智慧——用一场群众赛事,激活11座城市的潜力;用一份朴素热爱,汇聚一个省的动能。

  2025赣超即将落幕,但由它激发的江西发展新活力将永不消散。赣超留下的,不仅是奖杯与数据,更是一种“人人可参与、城市有活力、区域能协同”的发展思路。当这种思路延伸到乡村振兴、产业升级、文化传承的各个领域,赣鄱大地上必将绽放出更多像赣超这样的“活力之花”。

  (郑汉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