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空地一体”精准护航 气象科技赋能“空中盛宴” ——省市气象联动保障2025南昌飞行大会成功举办

(王刚 摄)
金秋十月,英雄城南昌迎来科技与视觉的双重盛宴。10月31日至11月2日,2025南昌飞行大会暨航空产业博览会在瑶湖机场盛大举行,空军航空大学“天之翼”飞行表演队、中国商飞C919/C909编队、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欧洲“空中骇客”飞行表演队等8支中外顶尖飞行表演队轮番登场,以“七机开花”“四机如影随形”等高难度特技,为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震撼的航空视觉盛宴。这场“空中芭蕾”的完美呈现,离不开江西省、南昌市气象部门联合构建的“空地一体”气象保障体系——首次系统化、精细化开展重大活动低空气象服务保障,成为本届大会保障的一大新亮点。

(邓敏佳 摄)
——高位推动,省市联合保障强引领
作为航空盛会安全保障的关键环节,气象服务备受重视。在江西省气象局统筹指导下,省市气象部门紧密协同,凝聚保障合力。10月31日开幕式当天,江西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傅敏宁率队深入瑶湖机场气象保障用车一线,察看移动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与移动风廓线雷达等装备运行情况,现场指挥调度并研判天气风险。
筹备阶段,南昌市气象局主动对接组委会,制定保障工作方案。活动主办方、南昌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彭春辉专程回访沟通低空气象监测需求。10月27日,南昌市气象部门召开专题部署会,周密安排人员、装备、后勤等工作。同时,省市气象媒体提前一周启动预热,通过多平台发布“气象护航蓝天梦”系列短视频,科普知识并引导公众安全观演。

(邓敏佳 摄)
——智慧服务,精准预报筑牢安全线
针对飞行表演对低空风场、能见度等要素的严苛要求,气象保障团队依托“南昌智慧气象业务服务系统”,与江西省气象台、江西省通用航空与低空飞行气象中心等单位加密会商8次,递进式提供精细化服务材料,共提供专题保障材料10期、低空飞行要素预报4期。从筹备期气候分析到会前逐日预报,再到大会期间逐3小时、逐1小时精准研判,首次定制化提供了4期中英文版本低空气象要素专报,聚焦关键参数及适宜性预报,为调整表演计划、制定飞行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信息多渠道直达组委会及公众。

(罗柳君 摄)
——创新突破,低空保障闪耀新亮点
本届大会气象保障的最大突破,是系统化、规模化构建重大活动低空气象服务体系。江西省气象局统筹调配资源,组建由江西省气象探测中心、江西省通用航空与低空飞行气象中心和南昌市气象局等单位专家组成的“低空守护者联盟”,提供全天候技术支持。在设备保障方面,工作组特别请来了两位“科技大神”——移动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与移动风廓线雷达。两套移动先进设备与现场“进驻”的移动云高仪、能见度仪及区域自动气象站无缝联动,编织成一张覆盖地面至3000米高空的立体监测“天网”,实现了对低空气象要素的全链条、全维度、全时序监测,为大会注入了“气象安全芯”。

(邓敏佳 摄)
——圆满收官,经验沉淀助力“低空”腾飞
在省市气象部门协同作战、科技赋能下,为期三天的2025南昌飞行大会安全顺利落幕,既检验了气象服务保障能力,也为服务低空经济积累了宝贵经验。南昌市气象局局长闵忠文表示,将持续筑牢低空飞行气象安全防线。下一步,南昌气象部门将总结经验,加大低空气象观测技术研发投入,优化基础设施布局,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构建“智慧低空气象服务平台”,为南昌打造全国低空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贡献气象力量。
(图、文/洪闽、刘程 审/徐亚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