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汽车机电学校:以土成器 以器养心

2025-11-03 16:46 阅读
大江网

  大江新闻讯(通讯员汤晨曦子)近日,南昌市汽车机电学校与豫章木煅柴烧非遗大师工作室共建陶艺社团第一阶段课程,在一揉一捏、一烧一釉之间,为同学们的校园生活烙下了温暖而深刻的非遗记忆。此次合作课程的开展,不仅是学校践行非遗传承教育的重要举措,更让豫章木煅柴烧这一古老技艺在校园中焕然新生。

  本次课程由豫章木煅柴烧代表性传承人李建领衔授课。李建大师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同时担任南昌市文化馆理事会理事、南昌市文艺家协会理事,曾任“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樟树林展示馆”馆长,深耕豫章木煅柴烧技艺二十余年,不仅熟练掌握从制坯到煅烧的全套技艺,更在传承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其作品多次在全国及省级非遗技艺展演中获奖,是业内公认的豫章木煅柴烧技艺传承标杆人物。

  课程从最基础的手捏技法开始。陶艺教室里,同学们围着陶土,眼中写满好奇。“掌心发力揉匀,拇指先按出凹痕,再慢慢捏出杯壁弧度,”李老师俯身示范,一个个带着手温的小杯小碗,便在欢声笑语中诞生。随后的泥条盘筑课上,同学们在拆拆改改中创造出独具韵味的器皿;泥片塑形课时,大家用心裁剪、拼接,亲手做出了专属的咖啡杯。

  拉坯课成为最大的挑战。拉坯机旋转时,泥团总是不听使唤。“稳住手腕,先找到中心点!”李老师的声音坚定而沉稳。从定中心到拉出坯身,同学们满手是泥却浑然不觉。那一件件旋转的泥坯,正默默见证着他们从生涩到从容的成长印记。

  结课那天,教室被惊喜笼罩。当李老师将由豫章木煅柴烧技艺烧制的作品一一陈列,原本灰扑扑的泥坯已华丽蜕变--有的器形流畅、肌理自然,有的因窑变釉色流转、木纹渗入,每一件都独一无二。“这是我做的!”同学们小心辨认着自己的作品,眼中闪烁自豪。原来,非遗并不遥远,它就在指尖与火焰的交融中粲然绽放。

  同学们挑选着心仪的作品:有人反复摩挲亲手捏制的杯子,有人把略显歪扭的小碗珍重地抱在怀里,还有同学为泥条盘筑的陶罐系上丝带,准备送给父母。“原来我也能做出这么美的东西!”笑语之间,满是成就感。李老师欣慰地说:“每件作品都承载着你们的温度,这就是陶艺最珍贵的地方。”

  第一阶段的课程虽已结束,但从生疏到熟练的蜕变,从技法到心性的成长,早已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这方小小的陶艺教室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技法的沉淀和创作的自由--同学们收获的,不仅是成形的陶器,更是耐心的修炼、专注的力量,以及与泥土对话的奇妙体验。

  陶艺社团与非遗的故事仍在继续,下一阶段,学校将继续与豫章木煅柴烧非遗大师工作室深化合作,推动非遗技艺课程化、传承校园化,让更多同学走进陶艺教室,手握陶土、传承非遗,让指尖生花,让豫章陶香飘满校园。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