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以赛为媒,奏响江西创新强音

2025-11-05 11:16 阅读
大江新闻

  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上,创新浪潮澎湃涌动。江西代表队斩获1金2银3铜的亮眼成绩,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彰显了博士后团队的硬核科研实力,更折射出江西深耕人才战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系统性突破。作为我国博士后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竞技平台,大赛竞争尤为激烈,江西奖牌的“含金量”不言而喻。

  获奖成果的“实用值”见证创新导向的转变。南昌大学博士后研发的高能锂电气相硅碳负极材料,精准攻克行业痛点,已顺利步入产业化阶段;江西中医药大学团队通过“揭榜领题”模式摘金,实现企业需求与科研攻关的无缝对接。江西省27个晋级项目中,八成与“1269”行动计划紧密关联,这标志着江西科研创新已彻底走出“象牙塔”的局限,与产业脉搏同频共振,创新成果转化率显著提升。

  成绩背后,是江西破解产学研脱节难题的持续攻坚。长期以来,实验室与生产线脱钩、科研与市场错位是创新发展的共性梗阻。此次大赛中,江西项目的亮眼表现正是“破壁”成效的生动注脚。科研人员主动走出实验室,江西理工大学博士后借助赛场交流为固废回收项目找到新路径;“揭榜领题”等机制设计,引导科研团队直面企业真实需求,构建起“科研—产业—人才”的良性循环。这种以赛为媒、需求牵引的模式,大幅缩短了技术攻关到市场应用的转化周期,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源头活水。

  创新活力的迸发,源于人才工作的系统布局。2023年出台的“博士后九条”政策堪称关键转折,不仅每年新增4300多万元财政投入,更在设站、招收、服务等环节打出政策“组合拳”,实现博士后站数量增长50%、全职博士后数量翻番的跨越式发展。更重要的是,政策将博士后纳入高层次人才体系,全方位解决人才发展后顾之忧,这种“引育用留”全链条保障,为博士后人才营造了安心创业、舒心生活的优良生态。

  大赛落幕,但创新征程未有穷期。江西的突破带来深刻启示:产业需求是科研创新的“导航仪”,唯有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创新才能永葆生机;体制机制是人才活力的“催化剂”,需持续深化改革,破除隐性壁垒;人才氛围是创新生态的“营养土”,要让尊重人才、优待人才成为社会共识,吸引更多青年才俊扎根赣鄱。

  当前,江西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博士后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其活力迸发必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以此次大赛为新起点,期待江西持续厚植人才沃土、完善创新生态,让更多创新成果在赣鄱大地开花结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筑牢人才根基。

  (陶成)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