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北中西医结合医院—自体血小板载药技术:肿瘤靶向治疗的精准化探索

2025-11-06 17:06 阅读
大江新闻

   癌症治疗领域,专家始终致力于研发兼具“精准杀灭肿瘤”与“降低全身副作用”的创新方案。近年来,自体血小板载药技术逐步进入临床视野,凭借对人体自身细胞的巧妙运用,为突破传统化疗的局限提供了新思路——它以患者自身血小板为“药物递送载体”,将抗癌药物定向输送至肿瘤组织,成为肿瘤靶向治疗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目前,赣北中西医结合医院大力引进技术人才以及相关配套设备,现已完成搭建血小板载药治疗肿瘤相关技术,为肿瘤患者提供全新的治疗技术;那到底什么是血小板载药技术呢?对肿瘤患者来说又有什么优势?

  简单来说,用血小板帮肿瘤病人送药,就像给药物装了“智能导航+保护壳”,既能让药精准打肿瘤,又能减少对好器官的伤害,目前在多种肿瘤治疗中都有研究和应用潜力。

  1.能 “精准找到”肿瘤,不瞎跑

  血小板在身体里像自带“定位器”,能主动朝着肿瘤的方向走。肿瘤生长时会释放特殊信号,血小板能捕捉到这些信号,顺着信号精准“奔赴”肿瘤部位。不像有些药物会在身体里乱逛,既浪费药效,还可能误伤到心脏、肝脏这些好器官。

  2.能 “护住”药物,让药效更持久

  血小板就像给药物穿了层“防护衣”,帮药物躲过身体里的“破坏者”。很多药物没到肿瘤就被身体分解了,而血小板能把药物裹在里面或粘在表面,让药物“完整活着”到达肿瘤。这样肿瘤处的药量会变多,治疗效果也会更好。

  3.用着安全,身体不容易“排斥”

  血小板本身来自人体(比如自己的或匹配的他人血小板),身体对它很“熟悉”。不会像一些人工做的药物载体那样,让身体出现过敏、发烧等排斥反应。等药物送完,血小板还能被身体自然代谢掉,不会在体内“添乱”。

  4.目前能应对的常见肿瘤类型

  血小板载药目前在多种肿瘤的研究中都有进展,适合的肿瘤主要有两类:

  实体肿瘤:比如肺癌、乳腺癌、结肠癌、肝癌、胰腺癌等,这些肿瘤有明确的病灶,血小板能精准定位到病灶处送药。

  血液系统肿瘤:比如白血病、淋巴瘤等,血小板能在血液中携带药物,针对性作用于血液里的癌细胞。

  相较于传统化疗的临床优势:从“非特异性杀伤”到 “精准打击”

  与传统静脉输注化疗相比,自体血小板载药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三方面显著优势:

  1.大幅降低治疗副作用:由于药物被局限在血小板内,仅在肿瘤区域释放,避免了传统化疗药物“全身扩散”的问题。例如,将阿霉素负载于血小板用于乳腺癌治疗时,药物相关心脏毒性发生率从22%降至6%,脱发、恶心呕吐等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降低约70%;

  2.改善肿瘤耐药问题:部分肿瘤细胞会通过表达多药耐药蛋白(如P -糖蛋白,P-gp)将药物排出细胞外,导致化疗耐药。而血小板载体可携带药物直接进入肿瘤细胞内部,避开这一耐药机制。临床试验显示,对顺铂耐药的肺癌患者,采用自体血小板载药方案后,肿瘤缩小率仍可达39%;

  3.拓展难治性肿瘤的治疗范围:针对传统治疗难度大的肿瘤类型,该技术展现出独特价值——在脑瘤治疗中,负载替莫唑胺的血小板可穿透血脑屏障,为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带来获益,有助于将生存期延长5 个月;同时,血小板还能追踪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TC),在肿瘤转移灶形成前对其进行清除,降低转移风险。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