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正妩:官民矛盾的“修复师”(图)
两块几乎触顶的移动白板,是江西省人民检察院南昌铁路运输分院(以下简称“南铁分院”)第三检察部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熊正妩办公室最引人注目的“背景墙”,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案件要点、法律条文,仿佛诉说着工作的繁重与思维的缜密。11月4日,记者走进熊正妩办公室,只见其桌前是满满当当的案卷与笔记本。
全国行政检察业务能手、全国检察机关行政检察人才库成员、江西省检察机关先进个人、江西省检察业务专家……这名女检察官,何以在行政检察的工作岗位上迸发出如此巨大的能量?
熊正妩接受记者采访(图/张玉丰)
人物简介
熊正妩,198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江西省人民检察院南昌铁路运输分院第三检察部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获评全国行政检察业务能手、全国检察机关行政检察人才库成员、江西省检察机关先进个人、江西省检察业务专家、江西省检察机关行政检察业务标兵,获个人嘉奖7次。
以协同机制化解行政争议
2018年年底,南铁分院开始集中管辖南昌、新余、鹰潭三地行政诉讼监督案件。“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行政检察涉及领域广泛,几乎每办一个案子都要从头开始学。”熊正妩回忆道。
压力化为动力。她累计办理、审批案件903件,提出监督意见156件。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挑灯夜战的夜晚,是对每一起案件精益求精的审阅。面对跨行政区划管辖的难题,她探索构建了“专业监督+属地支撑”协同机制。在某工厂申请行政诉讼监督案中,这一机制发挥了关键作用。
某工厂在当地政府拆迁过程中,首先响应政府号召签了约,却偶然听说“别家工厂得到的补偿更多”,因对补偿金额不认同而成诉。熊正妩和办案团队经抽丝剥茧发现:该厂的补偿协议忽略了装修价值。
“不能让积极配合政府工作的企业寒了心。”她创新运用“党委领导、‘人大+检察’、区域协同”模式,主动向属地党委政法委报告,邀请属地人大常委会协同化解,最终成功为企业争取到了装修损失等补偿款项,这起困扰企业多年的行政争议得以圆满解决。
以个案公正守护一方正义
“行政检察一端连着政府公信力,一端系着百姓权益。我们办的不仅是案子,更是别人的人生。”熊正妩说。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是行政检察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面对一些历时长久、矛盾尖锐的“钉子案”“骨头案”,熊正妩始终坚持“有解思维”。她相信,只要真心为民、方法得当,再难的争议也有化解的可能。她化身官民矛盾的“修复师”,积极探索和实践多元化争议化解机制,综合运用监督纠正、释法说理、公开听证、司法救助等多种方式,共参与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93件。
在办理一起督促某乡政府纠正未给予强制拆除房屋补偿违法行为监督案时,熊正妩面对的是一名因房屋被拆而奔波维权10余年的当事人。熊正妩首先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和委屈,用真诚的态度赢得当事人的初步信任。随后,她调取原始档案,走访当年知情人,详细审查乡政府强制拆除行为的每一个环节。在查明乡政府行为确实存在违法且未依法给予补偿后,她果断向该乡政府制发检察建议,明确指出其违法行为,督促其依法履行补偿职责。
同时,熊正妩多次与乡政府负责人沟通,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并搭建对话平台,邀请律师等第三方参与,促进双方理性沟通。最终,这起持续了10余年的行政争议得以成功化解。
当事人拿到补偿款时激动道:“我原以为等不到公道,感谢熊检察官,是你们让我相信法律是公正的!”该案因其典型的示范意义和良好的化解效果,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
“作为当事人之间的连心桥,我们不断寻求法理情的最优解,行政检察就是以个案公正守护一方正义。”熊正妩说。
◎文/新法治报·赣法云 记者王白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