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发生,不能盲目用药
日常生活中腹痛不是单一症状,还可能是胃肠道、肝胆、妇科等多系统问题,盲目用药会掩盖真实病因,加重病情,那么,发生腹痛应该如何处理呢?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
一、腹痛时为什么不能盲目用药?
腹痛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提示某个器官可能出现问题,盲目用药相当于关掉警报,使问题在暗处恶化。阑尾炎、宫外孕、胃溃疡穿孔、胰腺癌等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现就是腹痛,如果吃了止痛药,疼痛会暂时缓解,但病情仍在进展,阑尾炎早期是上腹痛,吃止痛药后疼痛减轻,误以为没事了,等到出现全腹剧痛已经发展成阑尾穿孔,引发腹膜炎,甚至休克;宫外孕破裂致腹痛吃止痛药,会掩盖腹腔内出血的信号,等到出现头晕、心慌时,已失血过多危及生命。发生腹痛盲目用药容易雪上加霜,细菌性肠炎导致的腹痛、腹泻,吃止泻药会使肠道内的细菌和毒素无法排出,加重感染甚至引发败血症;胃溃疡穿孔导致的腹痛,吃抑酸药虽能缓解胃酸刺激,但是穿孔仍然存在,胃肠内容物会持续进入腹腔,加重腹膜炎的相关症状。胃溃疡患者吃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止痛药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导致溃疡出血,对患者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腹痛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大多数人会自行服用一些药物来止痛。很多人家里会备常用腹痛药,但是如果盲目服用会产生一定危害,布洛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仅用于头痛、关节痛、牙痛等体表疼痛,对胃肠痉挛、脏器病变引起的内脏痛无效。阑尾炎、宫外孕的腹痛吃止痛药后虽疼痛减轻,但延误手术时机,且药物会抑制胃黏膜保护因子,加重胃炎、胃溃疡,甚至导致胃出血。如果是尿路结石导致的腹痛,身体本身处于脱水状态,吃此类药物会减少肾脏血流量,加重肾损伤;蒙脱石散、洛哌丁胺、地芬诺酯仅用于非感染性腹泻,且腹泻次数多、有脱水风险,如果是细菌性肠炎,腹泻是身体排出细菌和毒素的自我保护反应,吃止泻药会使毒素留在肠道内,加重发热、腹痛,甚至引发中毒性巨结肠。肠癌早期也会出现腹痛、腹泻,吃止泻药后虽症状缓解,但错过肠癌筛查的最佳时机;山莨菪碱、颠茄片、阿托品仅用于胃肠痉挛,且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的腹痛,和胃肠痉挛痛相似,吃解痉药后疼痛减轻,但是会延误疾病的治疗,同时药物会抑制腺体分泌、加快心率。
二、发生腹痛应该怎么办?
如果腹痛伴随严重症状,说明是阑尾炎、宫外孕、穿孔等急腹症,必须立即拨打120,例如:有腹痛从隐痛变成刀割样痛、绞痛,持续1小时以上没减轻,呕血、黑便、便血、阴道出血,发热、寒战、头晕、心慌、出冷汗、意识模糊,腹部摸起来发硬、腹部有包块、恶心呕吐频繁等症状。如果腹痛轻微没有上述危险信号,不可服用止痛药、止泻药、助消化药,需观察症状变化,怀疑胃肠问题进食饮水会加重胃肠负担,使疼痛加剧,因此需禁食禁水。如果是阑尾炎、宫外孕破裂,揉肚子会让炎症扩散,热敷会加重腹腔内出血。排除危险信号后应选择侧卧或半坐卧位,避免站立、走动,减少腹部牵拉,焦虑会加重胃肠痉挛,可通过深呼吸、听轻音乐等方式缓解紧张,记录腹痛的部位、持续时间、疼痛性质。如果1~2小时内疼痛缓解且无后续不适,无须特殊处理,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不适立即就医,告知医生疼痛部位、疼痛性质、发作时间、诱发原因。如果之前有胃炎、胆囊炎、肾结石等病史,需带上胃镜、B超、CT等报告,告知医生近期吃的所有药物,明确告知医生药物过敏史,医生会利用血常规、血生化等检查判断是否有感染、电解质紊乱,腹部B超排查肝胆胰脾、泌尿系统结石、妇科问题,需要配合医生检查,便于准确治疗。
总之,很多人觉得腹痛忍忍就好、吃点药就没事,却不知可能存在很多疾病,所以在腹痛发作期间需先排除危险缓解症状,盲目用药只会掩盖真相,使小问题变成大风险。
言悦 德保县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