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名校长培育
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和优秀教师在长期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民教师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是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前进、不断创新的强大动力。在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坚持教育家办学已成为破解教育改革难题、优化教育生态的重要抓手。而教育家型校长作为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践行者,其素养体系的构建与成长路径的规划,不仅直接决定着学校办学品质的提升高度,更深刻影响着区域教育改革的推进深度,是连接教育政策落地与育人实效达成的重要纽带。
校长是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而教育家型校长则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角色的深化与升级。他们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引领、以深厚的教育情怀为内核、以卓越的办学实践为支撑,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中精准把握规律、创新育人模式,是引领学校发展、推动区域教育改革的关键人物。
教育家型校长的角色定位与成长发展,始终离不开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指引与政策层面的持续赋能。2013年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明确,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以德为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立德树人,为人师表,公正廉洁,关爱师生,尊重师生人格”。2014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发挥高端引领作用,培养一批能够创新办学治校实践、具有先进教育思想、社会影响较大的优秀校长尤其是教育家型校长”。2022年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的通知》,则明确培养对象“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坚定的教育理想、深厚的教育情怀、高尚的师德师风”“长期在中小学一线从事教育教学、教研和学校管理工作,初步形成教育教学和办学治校的理念和风格,在区域内有较大影响”。这些政策从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实践成果等多维度,为名校长培育与教育家型校长成长勾勒出清晰的方向。
教育情怀是教育家型校长的精神底色,体现为对立德树人的坚守和教育家精神的传承。始终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办学根本,聚焦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全人格塑造,课程设计、活动安排、评价机制构建均围绕学生的成长,致力于让学生获得知识滋养,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过硬专业本领是教育家型校长支撑办学实践的基础。一方面,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把握课程改革方向,结合学校特色与学生需求,构建“五育并举”课程体系,开发红色校本、劳动实践、美育特色等课程,让课程成为立德树人载体。另一方面,扎根教学一线,以诲人不倦的精神深耕课堂,通过听课评课、参与教研、亲自授课,引领教师改进方法,推动课堂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转型,提升教学质量。
创新精神是教育家型校长的核心竞争力。其善于结合时代需求与学校实际,在教育模式、评价体系、治理机制等领域开展大胆探索。比如,创新“劳动+社会实践”“红色教育+校园活动”等融合育人模式,让立德树人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打破“唯分数论”,构建多元学生评价体系;探索“教师参与决策”“学生自主管理”“家长协同监督”的多元机制,让学校运行更具活力与温度。
高尚品格与人格魅力是教育家型校长凝聚办学合力的无形力量。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注重言传身教,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师德、严谨的工作态度、谦逊的待人方式影响身边每一个人。比如,提前到校迎接学生,固定时间与学生共进午餐,参与教师家访……这种“接地气”的作风,不仅让师生体会到关怀与重视,更让党的教育主张深入人心,在校园内形成爱党爱国、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教育家型校长培育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必须始终在党的领导下,以教育家精神培育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构建“实践淬炼—理论滋养—引领辐射”的递进式成长路径,推动校长从合格向卓越稳步转变。
实践是教育家型校长培育的源头活水。只有直面办学难题、解决实际问题,校长才能真正积累管理经验、提升专业能力。要引导校长下沉一线,通过蹲点年级组、兼任班主任、负责红色教育专项工作等,全面掌握学校运行的各个环节;针对思政课提质增效等实际问题,由校长牵头组织项目式攻坚,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解决问题,通过做中学、学中悟,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与统筹协调能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只有以党的教育理论、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校长才能形成科学的教育认知,更好地传承教育家精神。教育家型校长培育应按校长成长阶段设计分层分类理论课程体系。比如,针对新任职校长,侧重教育学、心理学、学校管理学以及党的教育政策基础理论教学,帮助他们同步夯实政治素养与专业根基;针对成长型校长,引入教育家精神、未来教育、教育公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等前沿主题,拓宽他们的教育视野与育人思路;针对成熟型校长,则聚焦教育思想凝练、办学特色打造等深度内容,推动他们实现政治能力与专业素养提升。
引领辐射是教育家型校长培育的关键。只有将自身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系统的教育思想与办学主张,并将这些经验、思想与党的教育要求相结合,辐射至更多学校,才能真正推动区域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要鼓励优秀校长总结传播办学理念与实践经验;邀请教育家型校长担任导师、讲师,通过“师徒结对”“讲座”“线上分享”等传递经验和智慧,培育优秀校长后备力量。
黎庆兴 邓幸俊
【作者分别系赣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赣南师范大学纪委副书记、副教授。本文获赣南师范大学“协同提质计划”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专项经费资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