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9万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江西织密关爱网络,推动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025-11-10 06:36 阅读
大江网-信息日报原创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或因身体残障困扰生活起居,或因家庭监护缺失陷入困境,但他们对生活的渴望、对快乐的追求,从未减损分毫。

  而江西也从未遗忘他们,用实打实的举措回应每个人的“急难愁盼”。

  近日,记者从“辉煌‘十四五’ ‘赣’出新精彩”系列新闻发布会之“十四五”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江西聚焦残疾人民生保障、康复服务、就业教育与社会融合,织密关爱网络,让他们生活有底气、康复有希望、就业有门路、教育有机会、人生有光彩,推动残疾人事业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同向同行。

  “两项补贴”标准提高,惠及近百万残疾人

  助残项目连续18年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江西用政策温度托起残疾人生活底气。

  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全省49.9万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6.7万残疾人纳入特困救助、4.39万残疾人纳入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

  社保覆盖持续稳定:全省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

  补贴标准稳步提升:“两项补贴”标准分别由2021年的每人每月60元、70元统一提高至2025年的110元,惠及48.78万困难残疾人和50.13万重度残疾人。

  照护服务全国率先:目前为1.43万困难重度失能残疾人提供居家照护、日间照料或机构托养服务。

  为72.08万人次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

  以“精准康复”为核心,从预防到救助、从辅具适配到机构建设,江西全方位守护残疾人健康。

  残疾预防源头发力:出台残疾预防行动计划,有效防控遗传和发育、疾病、伤害等主要致残因素,全民残疾预防意识显著提升。

  康复服务惠及广泛:累计为72.08万人次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23.88万人次残疾人获得辅具适配,两项服务覆盖率稳定在85%以上。

  特殊群体重点保障:在全国率先出台加强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政策,推出19项保障措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覆盖5.04万人次,2025年将0~6岁救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2万元;儿童孤独症和脑瘫纳入门诊慢特病保障范围、人工耳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康复服务机构持续完善:规范259家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培训人数超1000人。

  全省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8.4万人

  江西坚持“赋能增效”,通过就业扶持与教育公平,激发残疾人内生动力,让他们“有活干、有学上、有奔头”。

  就业增收成果丰硕:全省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8.4万人,已就业残疾人总数达40万人,就业率达62.57%,残疾人就业率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每年帮助超过1.4万残疾人实现公益性岗位就业,通过农村阳光助残就业基地安置农村残疾人及重度残疾人家属就业超1.1万人;全省共有1.02万家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了3.12万残疾人;城乡残疾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超6.4万人次;发放金融助残贷款近6亿元。

  高校就业全国领先:开展“实赣有位来”专项行动,帮助4151名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实现就业,年平均就业率居全国第一方阵,较2020年提高28%。

  教育公平落地见效: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超过97%,3147名残疾人考生被高校录取;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普遍享受12年免费教育,3293名残疾大学新生获得助学奖励金。

  为7.2万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

  江西以“消除障碍、共享发展”为目标,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绽放人生光彩。

  文化体育百花齐放:推动残疾人体育、文化项目纳入省运会、江西艺术节同期同台举行,推广“声悦童心”阅读活动、《蝉翼有约》《星空影院》残疾人广播节目等,组织33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公益巡演,举办两届残疾人艺术汇演;连续四年在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期间举办全国残疾人陶瓷工艺美术作品展。

  运动员成绩闪耀赛场:残疾人运动员在国内外赛事中共获‌116金71银75铜‌,打破多项世界纪录和全国纪录。

  无障碍环境持续优化: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地方立法;为7.2万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为6.2万重度残疾人开展上门评残服务。

  服务平台高效便捷:建成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和“赣好惠残”一体化平台,残疾人办事更加高效便捷、暖心爽心。

  全媒体记者王琴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