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妊娠期糖尿病,守护母婴健康

2025-11-10 06:36 阅读
大江网-信息日报原创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健康存在潜在威胁,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治疗,我们完全有能力降低这种风险,确保母婴平安。本文详细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的科学管理方法,希望能为“糖妈妈”们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帮助。

  一、认识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怀孕期间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根据最新流调数据,我国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达15%-17%,相当于每6名孕妇中就有1名。这一疾病的核心机制源于妊娠期特有的生理变化:孕妇体内胰岛素敏感性下降50%-60%,而胰岛素分泌需代偿性增加2-2.5倍。当胰岛功能无法适应这种代谢需求时,血糖便会失控。

  妊娠期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易饥多食、皮肤瘙痒与视力模糊等。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孕妇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孕24-28周的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被确诊。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5.1mmol/L,或服糖后1小时血糖≥10.0mmol/L,或2小时血糖≥8.5mmol/L,满足任一条件即可诊断。

  二、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

  妊娠期糖尿病的并发症涉及母婴双方,且影响深远。

  对孕妇而言,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增加妊娠期高血压、感染、羊水过多、早产、难产和产后出血等风险。高胰岛素血症与胰岛素抵抗状态可能引发血管内皮损伤,从而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同时,血糖控制不良直接导致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肾盂肾炎等感染发生率显著增加。此外,胎儿高血糖导致渗透性利尿,羊水过多风险增加10倍,早产率达10%-25%。

  对胎儿而言,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导致巨大儿、生长受限、畸形以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等问题。25%-42%的GDM孕妇会诞下体重≥4kg的巨大儿,而早期高血糖可能抑制胚胎发育,导致生长受限。此外,畸形风险增加7-10倍,心血管与神经系统畸形最为常见,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新生儿脱离母体高血糖环境后,胰岛素分泌仍旺盛,若未及时补充糖分,可能引发严重低血糖甚至癫痫。

  三、妊娠期糖尿病的科学管理

  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管理措施,就能够将其危害降到最低,以确保孕妇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饮食管理:饮食管理是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孕妇应遵循既能保证母婴能量需要,又能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的原则,选择低生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实行少量多餐制,每日分5-6餐。食物应包含足够的蛋白质、膳食纤维和维生素,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孕妇应避免过度节食和控制体重,以免发生低血糖和饥饿性酮症。

  运动管理: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水平。孕妇可选择散步、孕妇瑜伽、游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进行3-5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运动应在餐后1-3小时进行,避免空腹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运动前后应监测血糖,随身携带饼干或糖果。

  血糖监测:血糖监测是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孕妇应学会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并记录血糖值。血糖控制稳定或不需要胰岛素治疗的孕妇,每周至少测定一次全天(空腹和三餐后2小时)血糖。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孕妇应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血糖<4.0mmol/L为血糖偏低,需调整治疗方案;血糖<3.0mmol/L必须给予即刻治疗。

  药物治疗:在糖尿病管理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尤其当单纯的饮食控制和运动管理无法有效维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时,就需要借助药物的力量来辅助调节血糖。在这种情况下,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遵循医嘱使用胰岛素进行规范治疗以确保血糖水平稳定在目标范围内。这种个性化的治疗策略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还减少了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血糖管理方案。

  妊娠期糖尿病通过科学管理,绝大多数孕妇可实现血糖达标,孕育健康宝宝。从饮食调控到胰岛素治疗、从运动干预到心理支持,每一环节都需要医患共同参与,愿每一位“糖妈妈”都能以知识为盾,以科学为剑,守护母婴健康。

  姚洁 贵港市妇幼保健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