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以“学生动起来”赋能五育并举

2025-11-10 20:51 阅读
大江网

  大江新闻讯(通讯员王一凡、林永辉)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打破传统课堂的“静态”模式,以“学生动起来”为核心,整合校企家社资源,为“五育并举”注入生动实践。这一改革赋能学生全面发展,开辟了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路径。

  以“思想之动”铸魂,夯实“德育”根基

  学校为学生配备“理论+行业”双导师,开展“青春讲坛”“青年宣讲进班级”活动,让学生从“听理论”变为“讲理论”。为融合德育与职业理想,学校开展“技能报国”实践:组织学生走进中国宝武新钢集团、江铜集团,与“能工巧匠”交流,聆听其扎根生产一线、攻克技术难题的故事;开展“技能传承”研学,电商专业学生深入当地仙女湖畔、万商红产业园开展直播助农社会实践,机电专业学生参与学校场馆设备检修,让学生在实践中坚定“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信念。

  以“技能之动”强能,凸显“智育”特色

  学校依托8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和10余个省级实训基地,构建“项目化教学+企业场景”智育体系:各分院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开展“6·18”“双11”电商实训、智能设备装调等企业真实项目,年均覆盖学生2000余人次。推行“项目驱动+任务导向”模式:数控专业学生围绕“制造设备精密零件加工”,全程参与图纸解读、机床操作与精度检测;电商专业学生参加2025年“618”大促,促销金额2亿元。同时,通过职业教育活动周、技能竞赛月等载体,常态化组织各类技能竞赛,让智育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动”中,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双向提升。近年来学生获国家级奖项200余项,省级奖项近700项。

  以“体魄之动”健身,筑牢“体育”基础

  学校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新增了心理素质拓展基地、南校区运动场、足球场,改造了8个户外篮球场,保障学生运动需求;并通过打造校园体育文化节、校运动会、多元化运动赛事,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体育育人载体。近三年,学生每周运动3次以上、每次超1小时的比例从45%升至72%,2024年在各类体育竞赛中获国家级体育奖项11项、省级40项,2025年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获1金1银3铜。同时结合专业设计训练:建筑类专业开展了“户外测量+耐力训练”,适配职业需求。

  以“审美之动”润心,提升“美育”素养

  学校积极构建“课堂教学+实践体验+文化浸润”三维美育体系,将美育元素深度融入专业课程。在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开设仪态美学训练,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强化审美构图教学,冶金类专业加入“金属表面处理与美学设计”模块,培养工业审美,推动“专业教育+美育”双向赋能。同时,以展促学、以赛促创,成为学校推动美育“动起来”的重要抓手。全年开展各类美育成果展3次,2个美育案例获江西省高校美育改革优秀案例二、三等奖;在省级艺术展演、舞蹈比赛中摘金夺银。学生作品从课堂走向展台,从校园走向赛场,美育成果不断涌现。

  以“实践之动”励志,强化“劳育”养成

  学校将劳动教育全面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常态化组织学雷锋志愿服务、社区实践、环境保护、“河小青”巡河护河等劳动类活动,年均参与学生超过4000人次。利用寒暑假组织“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支教助老、乡村美化、科普宣传等劳动服务。其中“七彩筑梦”实践团入选2024年青年绿色长征科考团队。建立“志愿服务积分制”,将志愿服务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推动学生常态化参与社区服务、环保公益等活动,年均开展志愿服务超100场,参与5000余人次。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以“学生动起来”赋能五育并举的实践,既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更构建起多方联动育人生态。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