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风正劲 发展浪潮涌——江西扩大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这是一组令人振奋的经济数据——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实际使用外资4.71亿美元,招商引资质效提升;全省企业境外投资同比增长40.9%,企业积极“抱团出海”;我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同比增长13.2%,全省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数量同比增长8.7%,对外贸易稳中向好……
开放风正劲,发展浪潮涌。作为内陆省份的江西,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向世界敞开大门。这片红土地以开放为帆,破浪前行,纵深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筑巢引凤,开放格局加速构筑
近年来,我省坚持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同步发力,内外联动、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正在加速构筑。
前不久,九江市与江西国控集团在深圳市联合举办招商大会,以江西省引导基金为载体,探索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为产业创新赋能助力,现场吸引了13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金额超100亿元。
我省顺应招商引资新形势新要求,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主渠道,强化“项目为王”“链上招商”。今年以来,全省新增利用省外亿元以上项目600个,实际使用外资增幅显著;12条重点产业链引进项目数占比达83.3%,引资结构持续优化;新增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9个,龙头企业、优质资本加快布局江西。
走出去的步伐同样坚定。从坦桑尼亚的房建项目,到肯尼亚的贯通公路,再到赞比亚投入运营的经贸合作区……我省企业一系列扎实的海外动作为亮眼数据写下注脚: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企业境外投资额同比增长40.9%,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30.3%。
外贸提质,内外联动协同发力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省精准施策,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消费市场持续恢复,为经济稳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一列列满载机械设备、日用百货等物品的赣欧班列,每天驰骋不息、奔向千里之外。如今,这样的场景在赣州国际陆港已是常态化。这个全国5A级陆港,从最初的木材运输单一通道,逐步发展成为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国际物流枢纽,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开放的空间越拓越宽、开放的领域越来越广。
外贸经营主体迎难而上、主动出击,让江西的“朋友圈”持续扩容、愈加多元。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带动下,前三季度,我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同比增长13.2%,跨境电商出口同比增长4.4%,江西制造加快走向全球。
11月4日,第138届广交会落下帷幕。本届广交会创新突破以往“买卖全球”的单一模式,首次推出“外贸优品拓内销”对接活动,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成为激发内需潜力、推动产业升级、联通国内外市场的重要平台。我省共有568家企业参展,借助广交会这一窗口扩大品牌影响、拓展境内外市场。
向外拓市场,向内挖潜力。我省还不断创新外贸方式,持续举办“赣贸优品 惠通全球”活动,加快发展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跨境电商服务,积极帮助有出口条件的企业开展外贸业务,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持续走深走实。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2%,增速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内需潜力不断释放。
优化环境,厚植干事兴业沃土
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也是推进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基础。我省不断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拉满开放型经济“活力值”。
企业感受最为真切。“目前成品油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航空煤油市场增量比较大。继去年底开通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供应线路后,九江海关持续支持我们开通郑州新郑机场铁路供应线路。”九江石化销售中心原油室负责人朱绪光说。九江海关聚焦企业实际需求,量身定制跨关区联合保税监管方案,提前对接生产通关计划,实时读取指标,实现“随报随检、边装边检”。
制度型开放加快推进,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我省以试验区建设为抓手,深化复制推广自贸区试点经验,274项改革措施中已落地260项;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纳入省委深改委重点推进事项9项。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际投资“单一窗口”功能不断完善,口岸货值货重持续增长,国际物流通道加快拓展,新开多条国际客运航线,跨境往来更加顺畅。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完善深化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政策体系,积极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加强与长三角、大湾区在科技创新、新兴产业领域合作,形成一批新的合作成果,围绕畅通出省出境通道,建成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近年来,江西通过平台提能、枢纽建强、模式创新,开放能级显著提升。这片不沿边、不靠海的土地开放之门将越开越大、越开越稳,擦亮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这一金字招牌,以更加积极主动姿态融入全球发展格局。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殷琪惠 董文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