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肺部手术2个月后出现咳嗽高热,这项手术精准封堵“隐患”

2025-11-17 16:09 阅读
大江网

  大江新闻讯 全媒体记者杜宇蔚报道:近日,江西省胸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内镜介入科完成一例支气管内活瓣置入术,成功为一名支气管胸膜瘘患者闭合瘘口。

  彭女士(化名),在3个月前,因肺部疾病到医院做了右下肺叶切除手术。术后2个月时出现咳嗽、高热症状。经相关检查后,考虑为术后并发症——支气管胸膜瘘,彭女士在医院进行了两次气管镜下生物胶封堵瘘口,但都失败了。

  经人推荐,她慕名来到江西省胸科医院内镜介入科,找到该院党委副书记陈中书教授。陈中书带领副主任医师施天生及其他团队成员,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后,决定为患者实施支气管内活瓣置入术。相较于传统的手术治疗,支气管内活瓣置入术的风险更小,恢复时间更短,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在完善的手术方案的指导下,科室团队通过支气管镜精准操作,准确置入活瓣,彭女士的支气管残端瘘口被封闭。术后,她的咳嗽、发热症状迅速减轻,困扰3个月的问题终于被完美解决。

  江西省胸科医院内镜介入科负责人施天生介绍,支气管胸膜瘘就是支气管与胸膜腔之间形成了一条“异常通道”。正常情况下,支气管负责将气体输送到肺部,胸膜腔则包裹肺组织以维持呼吸运动,两者各司其职。但一旦出现支气管胸膜瘘,气体就会从支气管“偷偷溜”进胸膜腔,引起反复气胸。这种异常相通还会导致病人胸膜腔脓液经支气管瘘口进入呼吸道,引发反复咳嗽、咳脓痰、高热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威胁患者生命。

  目前,针对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包括外科手术治疗、自体血封堵、生物胶封堵、支架封堵等等,其中一种较为新颖而有效的方式是使用支气管内活瓣。这是一种微创技术,能够有效封闭支气管胸膜瘘,促进愈合。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