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出血患者治愈后:“没想到中药把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2025-11-17 18:03 阅读
大江网

  大江新闻讯 全媒体记者杜宇蔚报道:当血小板数值跌至“1”,全身出血症状明显,这对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而言,无疑是悬在头顶的“生死警报”。近日,江西省中医院主治医师吴欣平向大江新闻分享了一起中医药救治该症状患者的案例。

  41岁的李女士患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几年间未规律就医,血小板数值不详。2024年冬天,因全身出血现象,她紧急来到江西省中医院血液病科门诊就医。检查结果显示,她的血小板计数仅为1×10⁹/L(正常参考值100-300×10⁹/L),属于极危重症范围,全身皮肤黏膜出血、瘀斑遍布,甚至伴随黏膜出血迹象,病情凶险。

  接诊的吴欣平医生结合病史与检查,当即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西药快速控制险情。但李女士因个人顾虑坚决拒绝使用西药,只信赖中药治疗。面对患者的坚持,吴欣平医生没有轻易放弃,立即向团队曾英坚主任报告患者综合病情,以获得团队技术支持。

  吴欣平一边凭借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为她细致辨证一结合舌脉、症状,判断其属“气不摄血”证,连夜调整方药以补气摄血、健脾养血为法组方,并反复叮嘱李女士:“务必密切观察出血情况,一旦加重立刻复诊,切不可大意!”

  一周后,李女士如约复诊。让人惊喜的是,尽管血小板计数仍维持在1×10⁹/L,但她全身出血症状已“明显消退”,瘀斑颜色变浅,黏膜出血停止。“出血控制住了,就是转机!”吴欣平根据病情微调药方,加强健脾益气之效,助力气血生化。

  又过一周,李女士复查血小板,数值终于“松动”,升至“4×10⁹/L”。这小小的提升,让医患双方都看到了希望。吴欣平继续优化治疗方案,步步为营。今年1月22日,血小板跃升至“58×10⁹/L”;2月26日,更是达到“168×10⁹/L”。恢复至正常范围后,吴欣平逐步为李女士减药、停药,叮嘱其注意作息与饮食调理。

  5月,李女士专程回院复查,血小板计数仍稳定在正常区间,各项指标良好。“没想到中药真能把我从‘鬼门关’拉回来!”李女士握着吴欣平医生的手,难掩感激。

  李女士的康复,是中药在危急重症中发挥作用的一个例证,但绝不能因此忽视规范治疗。在吴欣平看来,血小板数值极低且伴随全身出血时,属于血液科急症,此时中西医结合系统治疗是更稳妥的选择,西药能快速止血、提升血小板,中药则可调节免疫、减少复发,二者相辅相成。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