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第十小学学科综合实践栏目:绘节气之美 传文化之根

2025-11-18 16:10 阅读
大江网

  大江新闻讯(通讯员夏思思) 近日,鹰潭市第十小学“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栏目以美术为纽带,聚焦“二十四节气”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孩子们用画笔捕捉四季流转的韵律,在色彩与线条间读懂古人顺应自然的生活智慧。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观察天地运行、总结农时物候的智慧结晶,从“立春”的万物复苏到“冬至”的静谧蓄势,每一个节气都承载着独特的气候特征与民俗风情。该校美术老师以“感知节气、传承文化”为核心,设计了本次主题创作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美术创作,亲近自然时序、感受传统文化。

  孩子们以“二十四节气”为创作脉络,结合自己对季节、物候、民俗的观察与理解,将抽象的节气概念转化为生动的视觉画面。创作中,孩子们主动查阅节气知识——有的在画“惊蛰”时,用五颜六色的昆虫与淡淡的花朵,描绘出生机盎然的景象;有的在画“清明”时,用嫩绿的柳枝、纷飞的纸鸢与湿润的水墨,还原“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清新意境;有的为“小满”画面添上戴着草帽的稻草人,呈现出麦子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丰收的景象;让每一幅作品都成为“有故事、有知识”的节气名片。

  本次二十四节气美术创作活动,既是美术教学的延伸,更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生动实践。孩子们在观察、构思、创作的过程中,不再是被动接受节气知识,而是主动探索、用心感受,让古老的节气文化真正“活”在了孩子们的心里。未来,鹰潭市第十小学将继续以美术为媒介,挖掘更多传统文化主题,让孩子们在笔墨与色彩的碰撞中,成长为兼具审美素养与文化情怀的新时代少年。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