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进出口货运量突破3500万吨 江西口岸通行能力持续提升

2025-11-19 05:05 阅读
江西日报原创

  大江新闻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殷琪惠)口岸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正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十四五”期间,省商务厅主动对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推动全省口岸立体开放格局全面形成,为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十四五”期间,全省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3500万吨,进出口集装箱承运量达230万标箱,年均增长2.5%。

  这一串数据背后,是我省开放平台的持续扩容与外向型经济的蓬勃活力。7月8日,上饶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为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再添新平台。当天,晶科能源的3辆集装箱卡车满载光伏组件驶入园区。“现在家门口有了综合保税区,我们可以更灵活地调配产品,也有利于降本增效。”晶科能源公共事务副总经理闵铄媛欣喜地表示。

  在开放布局上,我省构建了以口岸为核心、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多点支撑的开放矩阵。“十四五”期间,九江水运口岸扩大开放至彭泽、瑞昌港区,新增上饶综保区、鹰潭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一批口岸开放平台。我省现有国家开放口岸2个、综合保税区5个、保税物流中心(B型)2个,特殊商品指定监管场地7个和汽车整车口岸1个。

  随着兴泉铁路、安九高铁、赣深高铁、昌景黄高铁等建成通车,我省各设区市迈入高铁时代。依托交通优势,我省首创“跨省、跨关区、跨陆海港”通关新模式,货物至沿海港口物流时间从70小时压缩至30小时内,出口通关效率居中部地区第一……通道能级的跃升为开放提速,“铁、水、空、网”一体化体系日益完善。“十四五”以来,我省国际物流通道不断拓展,通达欧美、东南亚、中亚重点城市以及长珠闽重点港口;铁海联运全面打通至深圳、广州、宁波、厦门、福州5大港口的出海通道,南昌至宁波、厦门,上饶至宁波,赣州至深圳4条“天天班”高效运行;中欧(亚)班列通达1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江海联运出海口新增至3个;国际直航业务可直达日本、韩国、俄罗斯等近洋国家;南昌航空口岸开通至泰国曼谷等8条国际(地区)客运航线,以及至比利时、挪威等4条国际全货机航线。

  产港融合让口岸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南昌航空口岸一批产业项目加速聚集,推动临空经济特征明显的现代服务业、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九江水运口岸构建了“临港工业引领、航运物流支撑、现代港口服务链接”三位一体的现代化临港产业体系,形成了以石化化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钢铁有色、食品、建材等为主导的临港产业集群。南昌、赣州、上饶、鹰潭等国际陆港集聚了130余家物流企业,形成“通道+枢纽+产业”新模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