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叠翠 林下生金——浮梁县以改革创新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

2025-11-22 04:29 阅读
江西日报原创

  11月的浮梁县臧湾乡寿溪村,山林苍翠。走进林下草珊瑚种植示范基地,只见400亩草珊瑚长势喜人。这幅林下生金的图景,源于浮梁县银坞林场与寿溪村的合作。

  2024年底,银坞林场与寿溪村签订场村共建合作协议。双方秉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围绕生态旅游、林下经济、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领域,盘活1.8万亩集体林地,拓宽林业生态价值实现路径。

  国有林场携手村集体激活山林潜力,正是浮梁县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该县通过健全工作机制、推进“三权分置”、丰富产业业态,不断破解林业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探索生态保护、产业升级与群众增收的共赢之路。

  健全工作机制,筑牢林改根基。浮梁县构建全方位林改制度保障体系,由县政府牵头,联合县林业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先后制定出台17个林改配套文件。这些文件涉及林权登记清理规范、林地承包流转管理、林业经营收益权登记管理等关键领域,为林改工作提供了清晰明确的“施工图”。此外,瞄准林权登记办理久、材料多、信息堵的痛点难题,推行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减费用“五减”改革,提升服务效能。该县林权登记事项全部被纳入林权类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登记服务延伸至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结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不含权籍调查和公告时间)。

  推进“三权分置”,盘活林业资源。围绕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浮梁县从政策设计、融资服务等方面发力,推动生态家底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动能。该县明确林权类不动产确权登记全流程规范、清理规范林权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方法和原则等,理顺权属关系,为经营权权能拓展、资源高效流转提供坚实制度保障。畅通林权融资渠道,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江西省景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凭借林业经营收益权证获得银行贷款10万元;林权收储担保平台与金融机构合作,为景德镇市锦泰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林权抵押贷款10万元……随着金融活水持续注入林业经营主体,山林焕发勃勃生机。

  丰富产业业态,实现绿富双赢。浮梁县围绕油茶、毛竹、林下经济三大产业,加快构建“3+N”现代化林业产业体系。今年以来,全县新造油茶281亩,建设毛竹丰产林基地4300亩,新种草珊瑚、黄精、粉防己等林下中药材2300亩。此外,该县积极探索多元合作模式,推动林业产业从单一利用向多元增值升级。银坞林场与寿溪村合作,投资100余万元建设林下草珊瑚种植示范基地,预计每年给林场带来30余万元稳定收益,为寿溪村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还能直接带动周边林农实现家门口就业。江西省景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在浮梁县经公桥镇经公桥村开展中药材种植、加工及销售,带动农户实现创收约200万元。

  青山叠翠,林间流金。浮梁县统筹保护发展,拓展“两山”转化路径,让山林更绿、生活更美。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2.21%以上,省级生态乡镇实现全覆盖。今年前三季度,该县实现林业总产值超40亿元,同比增长8.08%。

  张燕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愉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