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双拥模范城(县)江西首次实现设区市全覆盖——5年我省累计接收安置退役军人1万余名,11设区市中心城区公交车(地铁)退役军人凭优待证全可免费乘坐
11月21日,记者从我省“十四五”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获悉:5年来,我省累计接收安置退役军人1万余名,21人获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为283名烈士寻找到亲属或安葬地……
5年来,我省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2.3万余个,配备退役军人服务基层工作人员4万余人。出台120余个政策性文件和制度规范,深入开展退役军人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活动,退役军人工作政策制度体系日趋完善。
我省还广泛开展退役军人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推动实施退役军人名录和事迹载入地方志,5年来,我省有21人获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1人获评“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建立完善“兵支书”“兵委员”选树推荐培养链条,目前,全省已有3479名退役军人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占比16.66%,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创新打造志愿服务品牌,组建“新长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1.7万余支,引导全省12万余名志愿者踊跃投身抢险救灾、基层治理等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彰显“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鲜亮底色。
5年来,全省累计接收安置退役军人1万余名,转业军官和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率100%。全面落实逐月领取退役金安置政策,加快推进军队离退休人员和伤病残士兵接收安置工作,连续5年超额完成军休人员接收任务。
出台促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创业二十条政策措施,创新开展就业创业服务提升“十大行动”,创建近百个退役军人创业产业园地或孵化基地,助力退役军人充分就业、成功创业。5年来,全省共组织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1200余场次,参加招聘活动的用人单位4.4万余家,提供岗位93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3.9万余人。
5年来,我省连续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年均提标幅度达5%。建立健全优抚对象“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医疗补助”的医疗保障体系,将部分年满60周岁烈士子女纳入医疗保障范围,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基本医疗目录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超过80%。
持续开展“替烈士看爹娘、为烈属办实事”活动和“革命英烈后代关爱行动”,常态化开展烈士寻亲专项行动,直接为烈属办实事好事1万余件,为283名烈士寻找到亲属或安葬地。
同时,大力推行退役军人服务“一件事”,将服务事项范围由9项逐步拓展为14项,先后为3万余名退役士兵提供“一站式”办理服务。扎实开展“为老兵办实事”、情暖老兵系列活动和退役军人走访帮扶工作。5年来,全省共走访帮扶困难退役军人10万余人次,为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发放慰问金6.2亿元。
我省深入推进双拥创建,在新一轮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活动中,11个设区市和5个县(市)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首次实现了设区市“满堂红”。制定江西省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基本优待目录清单,全省共出台旅游景点、交通出行等10大类共5400余项优待举措,11个设区市全部实现面向全国退役军人凭优待证免费乘坐中心城区公交车(地铁),15家国家5A级景区为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免收大门票费。
5年来,全省共协调解决军人子女各阶段教育优待1.1万余人次,为489名随军家属解决随调问题,帮助814名无业随军家属成功就业,组织为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庭送喜报2.1万余人次。
(文/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皮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