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邻社区无“陌邻”
“以后再也不用为排水的事闹心,咱们邻里之间也不用红脸了!”11月20日,万年县陈营镇丰收社区居民黄和炳看着家门口刚铲除的硬化路面,脸上满是卸下顾虑的轻松。这场持续多日的邻里风波,终于在社区的调解下圆满解决。
此前,居民乐顺龙为了让自家院子更整洁实用,硬化庭院时占用了公共排水沟,没想到这给邻居黄和炳家带来了麻烦——因排水不畅,他家的房子经常被积水浸泡。无奈之下,黄和炳只好向社区求助。
社区工作人员乐和军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核实情况。经调查,涉事区域还存在老屋界限的历史争议,两人各执一词,矛盾一触即发。“硬化院子自己是舒心了,但是不能让邻居闹心,远亲不如近邻啊!”为缓解双方矛盾,乐和军连续多天分别到两人家中探望,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等双方渐渐冷静,他引导两家人坐下来商量解决办法。最终,乐顺龙主动恢复了排水沟,两家人互相致歉。曾经见了面就横眉冷对的两家人,如今见面总是笑着打声招呼,重拾和睦相处的邻里情。
矛盾的成功化解,背后是丰收社区多年来坚持的治理理念。社区以“家的理念”为核心,通过党建聚邻、共享乐邻、服务暖邻、共治睦邻的“四邻”工作法,将家园意识与亲情服务融入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及时发现问题、排查问题、解决问题,社区常态化开展“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活动与民情恳谈会,动态梳理养老、托幼、环境等领域的居民需求,形成居民需求清单。
前不久,社区工作人员陶鑫萍在走访时发现,现代城小区的住户曹泮摆家客厅楼面因张仁全家渗水而长出霉斑,曹泮摆急着修复,张仁全担心费用太高总是推脱,两人互不相让,矛盾升级。陶鑫萍立刻联系专业人士找准渗水根源,接着又找到性价比高的师傅维修。“邻居有担当,立马支付了维修费,还提出要补偿我家损失。”漏水修好之后,曹泮摆露出了笑容,两户人家也常来常往。
在硬件设施上,社区打造了实体睦邻共享空间,集成“饶城E家”便民服务、邻里议事厅、智能健身角等功能,使之成为居民休闲、议事、开展文体活动的主阵地。在线上,优化拓展“万家丰邻”社区智慧服务微信小程序,集成信息发布、事件上报、商圈服务等功能,打破了信息壁垒。社区还积极培育居民自主兴趣社群,支持书画社、舞蹈队、环保监督队等团队发展,提供场地与经费保障,让邻里互动常态化、多样化。
社区治理离不开居民的参与。丰收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小玲介绍,社区定期召开睦邻议事大会,邀请居民代表、党员、物业等多方参与,共同协商解决社区发展难点问题,逐步形成社区事务大家议、社区建设大家干、社区成效大家评的良好氛围。
如今的丰收社区,“陌邻”少了,睦邻多了;争执少了,笑声多了。丰收社区通过一件件民生实事的办理、一个个邻里矛盾的化解,让社区变成了邻里相知、彼此温暖的幸福家园。社区工作者用耐心敲开邻里间紧闭的沟通之门,用细心化解彼此心里的顾虑疙瘩,用真心织起一张邻里和睦的温情网络。
本报全媒体记者 付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