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谷雨”润科创
初冬时节,走进江西沃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微米级精度的光电玻璃产品正从新一代生产线上高效产出。“这条刚完成技改的生产线,承载着我们突破微米级薄化、镀膜等核心工艺的技术成果,金融支持让我们在光电玻璃精加工这一高技术领域实现了关键突破。”沃格光电董事长易伟华表示。
面对高精尖技术研发投入大、周期长的特点,众多像沃格光电这样的科技型企业曾陷入融资难困境。今年4月,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与省科技厅启动“金融活水育新能谷雨行动”,精准对接省内重点企业技术攻坚需求。
针对谷雨行动推荐企业名单,人民银行新余市分行推出“科创未来融”专项服务,建立财政“贴息、贴费、风险补偿”为核心的政策扶持体系,配套运用人民银行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并嵌入“益企成长”银企中长期战略合作模式。该模式推动支持银行与企业签订中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将贷款利率定价、未来贷款优先权、银行未来综合金融服务优先权与企业未来成长性挂钩,实现对核心技术攻关需求的精准响应与持续赋能。
“传统贷款难以匹配高技术研发的长周期特点。”易伟华坦言,“现在通过‘谷雨行动’和‘科创未来融’,我们获得了定向信贷支持,利率较市场平均水平低1.5个百分点,这让我们把更多精力放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上,我们将更有信心在光电玻璃精加工领域中保持领先地位。”
在江西宝顺昌超合金股份有限公司,金融“活水”正助力企业攻克特种合金材料“卡脖子”技术难题。这家拥有80多项专利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在实施年产4500吨高温合金锻件项目,产品将应用于航空航天、核电等关键领域。
“高温合金材料技术门槛极高,设备更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企业负责人介绍,“在政策支持下,我们去年获得了中信银行和工商银行3亿元贷款,并享受1.5%的贴息。今年11月初,银行不仅通过无还本续贷的方式让贷款无缝衔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还另外向我们联合授信1.9亿元,新余现代产业基金直投3000万元。这些资金的到来,有效缓解了核心技术攻关的资金压力。”
截至10月末,新余市已有49个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获得银行贷款16.53亿元,重点投向涉及核心工艺突破、关键技术攻关领域。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科技金融作为科技创新的催化剂,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严璀华 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惠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