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农学子三下乡:品味历史脉络,感受文明之光

2025-08-13 17:18 阅读
CYL

近日,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江西省农机化高质高效发展研究实践队赴吉安市新干县开展文化调研与学习活动,重点参观了承载千年文运的魁星楼和改写南方文明史的大洋洲商代青铜博物馆。此次活动将社会实践与文化浸润深度融合,引导青年学子在触摸历史脉络中增强文化自觉,在实地研学中激发传承使命。

魁星楼前悟文脉:科举精神与建筑美学的双重洗礼

新干县魁星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为木质三重檐歇山式建筑,通高18米,飞檐斗拱间尽显川东北古建筑的精巧技艺。队员们拾级而上,细细端详楼内镂空雕刻的吉祥图案花窗,聆听讲解员关于“魁星点斗”的传说——这位主宰文运的神祇右脚踩鳌、左手持斗,寓意“独占鳌头”,寄托着古代学子金榜题名的祈愿。站在顶层回廊俯瞰老城风貌,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科举时代文人墨客登楼祈福的虔诚。“每一处斗拱、每一扇花窗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这种将信仰与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匠心,让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立体的认知。”参与活动的学生张同学感慨道。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魁星楼。李益龙 供图

商代博物馆里溯文明:解密江南青铜文化的璀璨篇章

在大洋洲商代青铜博物馆,队员们被三千年前的文明密码深深震撼。馆内陈列的486件青铜器中,“伏鸟双尾虎”“四足铜甗”等国宝级文物以其独特造型和精湛工艺改写了学界对南方文明的认知。讲解员介绍,这里出土的青铜犁将我国犁耕历史前推至商代,而虎形雕塑与燕尾纹饰更展现了江南文化的独特基因。队员们驻足于“中国甗王”前,惊叹于其105厘米的庞然体量;在“虎耳方鼎”前,仔细比对中原与江南青铜器的异同。讲解员为队员们介绍道:“这些文物不仅是工艺杰作,更是文明交融的见证——玉料来自新疆和田,纹饰兼具中原与地方特色,印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

图为讲解员引导实践队员参观大洋洲商代青铜博物馆。李益龙 供图

实践育人启新思:从历史现场到时代担当

此次文化之旅是江农学子“三下乡”实践的重要一环。活动结束后,队员们围绕“青年如何传承文化遗产”展开热议。有学生提出,可通过数字技术为魁星楼建立三维档案,助力古建筑保护;也有学生建议,结合博物馆展品开发文创课程,让更多青少年感受商代文明魅力。“历史不是尘封的典籍,而是流动的血脉。”团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以实践为课堂,把文化调研成果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